-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 20《上枢密韩太尉书》课件 长春版
3.结合课文和自己的实际,简单谈谈对“气”的理解。明确:文中的“气”当是指胸襟气度,识见情趣,学问阅历等,“文”不过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气”因作者修养的提高、阅历的丰富而形成,正所谓“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因“善养吾浩然之气”而写出“宽厚宏博”的文章,司马迁因“行天下,周览四海”而“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因此,我们在乎时的写作实践中,应该大量涉猎好的作品,广泛接触社会、自然,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感悟,从“养气”人手,方是根本之道。(解说:“文气说”是第1段的论点,也是全文立意的至高点,理解它有助于解读全篇。) 4.作者的目的是求见韩琦,可为什么要从为文治学落笔?明确:为的是给求谒涂上高雅的文学色彩,让韩琦在赏识苏辙深刻见地、出众才华的同时,享受被仰慕、被盛赞的欣悦之感,并让韩琦知道,他是成全苏辙养气为文、“且学为政”的关键人物,如此,求谒之事就顺理成章。 作者始终把最后的目的建立在谈气论文的基础之上,把自己和韩琦的关系严格限定在文学活动范围之内,这样非但没有丝毫的庸俗之感,反而让人觉得其请求是那样的堂堂正正、合情合理,那样难以拒绝。(解说:这是课文的重难点,教师可在学生的自主讨论中相机点拨,由求见韩琦这一目的,逆向推导其途径,便可打开一片天地,领略文章“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妙处。) 5.从作者对太尉的高度评价可以看出其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德高望重的太尉的仰慕之情。 本文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书信体散文。在封建社会,文人上书社会名流表达拜见这种愿望的书信体散文很多,但像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这样成为名篇佳作的却寥寥无几。本文之所以能长久为人传诵,有两个独特之处:一,作者不像一般拜见者那样在文章中一味的降心辱志,卑词厚谀,而是表现了一种高雅拔俗的姿态;二,提出了激发志气、养气为文的文学见解,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 总结:文章主题 本文通过提出与论证“文者气之所形”、“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以及介绍自己阅历养气的情况,提出了求见太尉以助其养气作文且学为政的愿望,表达了作者仰慕贤者、渴求一见的心情。 (图为三苏塑像) 江上看山 苏 辙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惟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布置作业1、查阅资料,结合苏氏父子三人的生平和作品,谈谈三人在创作上的异同。可用好的小论文出一期板报。2、开展苏轼、苏辙诗文吟诵 * *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苏氏父子勤勉好学的精神,一直被人们传诵不已。绕过后人刻着苏轼文章、诗词的碑亭和瑞莲池,来到只有十多平方米的洗砚池,这就是苏轼兄弟天天洗涤石砚的地方。据说苏轼兄弟在此洗砚,天长日久,池水因此变深了,连水中的鱼儿也变黑了,人们便把这种鱼叫做“东坡鱼”。 庄严富丽的启贤堂,则是后人重修的,里面供奉着三苏父子的塑像和历代名人对苏氏父子的赞美之词。神圣的殿堂里,香火缭绕,顶礼膜拜的人络绎不绝。我想苏氏父子三人,名气最大的是苏轼,官做得最大的是苏轼之弟苏辙(官至副宰相);而苏轼一生坎坷,屡遭谪贬,看着那峨冠博带的塑像,令人遐想无限。岁月沧桑,历史聚焦在这里的是一首词?一幅画?还是一段充满逆境出人才的故事? 步出门外,回头一看,一副无名氏的对联引人驻足细读:上联是“一门父子三词客”,下联是“千古文章四大家”,横批是“文献之家”。不是吗?一门三杰,文采灿烂,光照千古。尤其是苏轼诗文词赋,兼擅并长,影响了文坛数百年。 ? 关于三苏祠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高远的志向和养气为文的做法。2、学习本文新奇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3、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气”、“势”。 苏辙和韩琦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颖滨遗老,,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人,苏轼之弟。北宋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韩太尉指韩琦。宋仁宗嘉佑元年曾任枢密使,掌军事;汉代太尉亦掌军事,故又称韩太尉。文章题目即两者兼顾,说的是一种官职。 四川眉山三苏祠 四川眉山三苏祠 三苏坟 苏辙的“文气论” 苏辙的文气论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有一定地位。虽然“气”看似一种无影无形、玄妙非常的东西,但在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批评中,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所说的“气”,大略是指人的胸襟气度、识见情趣、学问阅历等。作者认为“文”不过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刻意学习写作技法,决然写不出好文章来——为文之前必先养气,然而“气可以养而致”,决不是与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英语课件 必修二:Unit3 Listening and talking.ppt
-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英语课件 必修二:unit5 Section One Warming Up and Reading1.ppt
-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英语课件 必修二:unit4 warming up ++ reading.ppt
- 云南省曲靖市2016年中考生物学业水平研讨课件.ppt
-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英语课件 必修二:unit4 warming_up_and_reading.ppt
- 云南省曲靖市2016年中考生物实验讲座课件.ppt
- 上海地区优秀物理教案:第一章 A 质点、位移和时间.doc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1cultural relics P2 Reading 课件(共38张) .ppt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1cultural relics P3 Grammar课件 (共40张) .ppt
-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同步课件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 20《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件 长春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月下独酌》课件 鄂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 2《宋词二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课件 长春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 2《宋词二首》凤栖梧课件 长春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 19《桃花源记》课件 长春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 20《谨言箴》课件 长春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晏子使楚》课件 苏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信客》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大雁归来》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