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事故预防与心理调控 主要内容 导言 人的心理与事故预防 自我心理调试 全民焦虑,转型社会的“成长痛” 上海一家心理研究机构日前通过对1000户城市家庭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快乐正悄然地离民众远去,而焦虑已成为现代人的心理病。从东部都市到西部农村,从普通民众到达官巨富,焦虑如同空气,挥之不去。 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另有200万人自杀未遂。无处发泄而又心犹不甘的,容易把焦虑外化为暴力,向社会宣泄不满,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充满暴戾之气 “全民焦虑”下的社会,必然是一个高风险的社会。焦灼不安,对未来缺乏乐观预期,公众缺少安全感、幸福感;阶层分化、固化、对立、仇视,人人自危,直接动摇社会和谐乃至稳定的根基。 。 相对心理学认知范畴的“焦虑”,现阶段“全民焦虑”的内涵更宏阔幽深。它既有社会急剧转型,以单位和农村公社为标志的“半传统”社会形态的解体,进入陌生人社会所带来的“不适感”;社会价值多元化催生的精神层面的“混乱感”;也有生活成本急剧增长、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社会保障不足等导致的“被剥夺感”;还有公权失范、官员失职渎职等造成的“压抑感”…… 二、人的心理与事故预防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部疾病的影响 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的源泉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人的心理是以人的全部生理活动为基础的 主观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与客观事物规律的不一致,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 (一)事故及其人的个体影响因素 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中断,并有时造成人身伤亡或设备损毁的一种意外事件。 人的个体因素 智力 健康及体力状况 疲劳 工作经验 性别 生活紧张 易酿成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十种人 一是不懂安全知识的“糊涂人”。 二是马虎蛮干的“鲁莽人”。 三是图省事、怕麻烦的“懒惰人”。 四是新婚前后的“甜蜜人”。 五是精神上受刺激的“分心人”。 六是贪酒的“迷糊人”。 七是探亲归来的“疲劳人”。 八是凭经验作业的“法盲人”。 九是参与家庭经商活动的“经济人”。 十是受批评处罚的“情绪人”。 (二)影响安全行为的异常心理因素 心理疲劳(倦于工作,不想再干) 心理疲劳的产生和影响因素 心理负荷情境 工作态度和动机 个人期望 情绪因素 精神负重 疲劳与事故的关系 消除心理疲劳的措施 药物危害 (二)影响安全行为的异常心理因素 职业枯竭 指在人际接触频繁、密切的(尤其服务性)职业中,因持续的工作应激、消极情绪体验造成的心身疲惫和消耗状态,类似于电池能量的耗竭。 症状主要有:感觉疲乏、力不从心;厌倦、缺乏激情;易激惹、抑郁、焦虑;注意力涣散、工作效能下降;甚至造成失眠、茶饭不思及身体消瘦。 具体表现为:深感自己现在心情低落,脑子反应变得比从前慢;和人共事、交流显得没有耐心、很急躁;心急火燎有暴力倾向,容易骂人和打孩子等;精神总是很紧张,但又无法集中注意力,终日在恍恍惚惚中痛苦但无法自拔;总是感觉很累,做任何事情都没有精力。 生物节律变化曲线 与事故预防关系密切的基本情绪 总 结 从心理学角度抓好安全生产的具体应对措施 宣传教育不可少 触摸“伤疤”很必要 规章制度严落实 安全技能要练到 人性管理责任高 提高收入最重要 三、自我心理调控 腹式呼吸练习 吸气,我将所有的注意力降到我的腹部;呼气,我将所有的注意力降至我的腹部……腹部,腹部 吸气,我保持在腹部的位置;呼气,我保持在腹部的位置,……腹部的位置,保持 吸气,我感觉到我的腹部凸起;呼气,我觉知到腹部凹下……腹部凸起,腹部凹下 吸气,我感觉到我的呼吸急促,肤浅,不平均;呼气,我感觉到我的呼吸急促,肤浅,不平均……吸气,呼气 吸气,我感觉到我的吸气平稳下来;呼气,我感觉到我的呼气减缓下来,……平稳下来,减缓下来 吸气,我感觉到我的愤怒、绝望、忧惧、紧张已经消逝;呼气,我感觉到我的愤怒、绝望、忧惧、紧张已经消逝……强烈的情绪,已消逝 吸气,我感觉到我稳定平衡;呼气,我对我的稳定平衡,微笑。 * 中国精神卫生标志 绿色代表健康,使人对健康的人生与生命的活力充满无限希望;绿丝带寓意爱心,既是社会和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理解与爱心的表达,更是一种倾力支持精神卫生工作和不断完善自身精神健康,共创和谐社会的行动标志;轻盈飘动的绿丝带,象征着快乐和愉悦的心情,这是我们实现生命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生生不息的源泉。 2011年10月10日,是世界第2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对精神卫生进行投资”。我国精神卫生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 一、导言 201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 速度的代价 “中国用30年走过了其他国家一两百年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