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暴发调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及 案例分析 高台县疾控中心 方雪琴 定义及分类 WHO关于食源性疾病定义是指由于摄入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的一类疾病。根据致病因子的不同可以将食源性疾病分成八类。即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食源性疾病、食源性寄生虫病、化学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其他或不明原因的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的诊断 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资料、潜伏期、特有的临床诊断及实验室结果。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气候炎热地区或夏秋季易发,潜伏期一般1-48h 中毒症状以胃肠道感染或肠毒素中 毒症状为主。高热或低热、腹痛、腹泻、呕吐、身体乏力等。 预后良好。病人一般在3-5天内恢复。 病原有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腊样芽孢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霍乱弧菌、李斯特军、肉毒杆菌、链球菌,产气夹馍梭状芽孢杆菌、耶尔森菌,空肠弯曲菌等。 病毒性食源性疾病 病毒污染了食品造成;病毒不能繁殖和复制;彻底加热即可灭活食品中的病毒。 食源性病毒有:脊髓灰质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轮状病毒、小圆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等 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物经口传染;具有一般传染病的特点,有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和恢复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近年生食动物食品引起的罕见寄生虫病的报道有所增加,如生食淡水鱼引起棘鄂口线虫、阔节裂头绦虫等。 旋毛虫、猪带绦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姜片虫、隐孢子虫、卫氏并殖吸虫等 化学性食物中毒 无地域、季节性和传染性,潜伏为数分钟至数小时,发病与进食含有毒化学食物、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剩余食品及患者呕吐物、排泄物、血、尿中可测定出有关化学毒物。 天然有毒物质(如霉菌毒素、海洋类毒素、马铃薯中的龙葵素等 ),环境污染物,农药等 真菌性食物中毒 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与食物的霉变有关,无传染性和免疫性,潜伏期短,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毒素。 黄曲霉毒素(肝脏)3-硝基丙酸(中枢神经)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 动物性食物中毒 有一定的地区性;发病率和病死率因中毒食品不同而有所差异。潜伏期数分钟至数小时,临床表现主要以N系统损害表现或过敏样表现或皮炎样表现等 如河豚鱼中毒、鱼胆中毒、动物甲状腺中毒、含高组织胺鱼类中毒和贝类中毒等 植物性食物中毒 散发多于暴发,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潜伏期数分钟至数天,临床表现较复杂。 无特效疗效,尽早排毒预后较好 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 植物性中毒植物:菜豆、毒蘑菇、马铃薯、曼陀罗、银杏、苦杏仁、桐油等 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调查和控制需要多部门配合与协作 涉及多学科、多专业 临床医院 流行病学 食品微生物和化学 食品安全和控制 风险沟通和管理 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跨地区 原因不明 学校、幼儿园 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的目的 控制暴发的蔓延 查明受污染的食物并消除其影响 识别特殊的危险因素 调查食品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 调查致病因子污染、生长、存活、繁殖等影响因素 开展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风险评估 强化食品安全策略,防止将来类似暴发 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主要内容 现场初步评估 核实信息的准确性 查阅病历记录、血常规、便常规检测报告 访谈部分病例收集相关信息 采集合适的临床标本和食品标本 访视病例了解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 人口学资料 发病信息 发病时间、首发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就诊及治疗情况 检测情况 暴露信息 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类似病例? 发病前饮食史 你认为自己得病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识的人中是否也有人得了相同或类似的疾病? 你与他们有无进食相同餐次或进食相同食物? 进食可疑餐次/可疑食物的时间 病例临床标本的采集原则 及时采集标本 标本类型 尽量采集粪便或呕吐物 肛拭子对某些病原检测具有局限性 标本数量 人数较少全部采集 病例人数较多时,至少采集10-20例或采集全部病例的15%-20% 采样对象 尽量采集未用药的病例 采样与个案流调相结合 采集暴露但未发病者的标本 可疑食物及其污染来源标本的采集原则 病例吃过的所有剩余食物标本 可疑污染来源的标本数量要足够、妥善保存 立即开展食品/环境卫生学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