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 非平衡系统理论; 土地地域分异理论; 土地经济规律理论; 土地区位理论; 人地关系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系统理论; 景观生态学理论等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 【内容提要】本章介绍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理论。地租和地价理论是土地资源配置中如何获得土地利用最大经济效益的依据;土地区位理论是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其选址的依据;持续利用理论是实现土地永续利用的理论依据;生态经济理论是实现土地利用系统最佳功能的重要依据;人地协调理论是土地利用中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依据;系统工程理论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科学编制规划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同时,还介绍土地利用规划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重点内容】认识各种理论对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及其科学原理。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各种理论依据的科学原理和基本原则的含义。 第一节 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 一、地租和地价理论 (一)理论核心 地租的原意有报酬或收入的意思。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有组织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所有权的出现而产生的。 1.西方经济学家的地租和地价理论 威廉.配弟:地租是土地上生产的农作物所得的剩余收入。 土地价格是购买一定年限的地租总额。《赋税论》 亚当.斯密:地租是“作为使用土地的代价”,“是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价格”。《国富论》 大卫.李嘉图:地租仅只是为了使用土地而付给地主的金额。《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 杜能:地租不是劳动和投资的产物,而是田庄所处的位置和土地性质的偶然优势带来的。 地租不是价格的原因,而是价格的结果。 2.马克思地租和地价理论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地租的实体是剩余劳动的产物,地租有不同的类型,即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 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地价理论,土地价格是虚幻形式的价格,是没有价值的价格。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 (二)对规划的理论指导意义 对于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规划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规划即地价”,应根据地价(级差地租)的空间分布规律合理规划(配置)各业用地。 2.根据土地用途与地租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和通过规划来影响土地价格。 (一)理论核心 第一节 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 二、土地区位理论 (一)区位理论简介 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解释了区位对土地利用方式的作用规律。 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取决于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杜能圈。 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工厂区位的选择取决于原料地、劳力和集聚三个因素。其最佳位置总是趋向于最低成本效果。 3.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论:城镇的空间布局规律。 (二)理论指导意义 1.依据区位理论,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结构,确定各项用地的合理配置点。 2.通过制定合理的级差地价政策,调控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R=E(p-a)-Efk 地租收入R对同样的作物而言,随距市场距离增加的运费增多而减少。当地租收入为零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经济上也不合理,而成为某种作物的耕作极限。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的结果,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图3-1上部)。因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所以农场主选择最大的地租收入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图3-1下部)。 图中P为区位点;M为市场,M1为原料地,M2为燃料地或第二原料地,设三点间的距离相等;P点根据吨公里计算确定的运费成本最低点 第一节 土地规划的基本理论 三、持续利用理论 人类可持续思想的产生由来已久,但可持续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以下过程: 20世纪60—70年代起步 20世纪70—80年代形成共识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发展模式 “公害”的显现,“增长极限的讨论” “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环境宣言》 《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 《内罗毕宣言》,WECI的成立 20世纪90年提出行动纲领 “可持续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 三、持续利用理论 (一)持续利用理论的核心思想 1.可持续性。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支配这一生存空间的生物、物理、化学定律所规定的限度内,环境资源对人类福利需求的可承受能力或可承载能力。 2.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pdf
- 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VIP
- 2025年燃气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高中音乐 人音版 必修《音乐鉴赏》《舞动心弦——舞蹈音乐》 第四课时.pptx VIP
- 住院医师临床思维培养ppt模板.pptx VIP
- 反渗透纳滤组合工艺高盐废水深度处理及零排放预浓缩.pdf VIP
- 超声成像系统数字扫描变换器(参考).pptx VIP
- JTG3441-2024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pdf VIP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配合.pptx VIP
- 202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计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