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知识培训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托投资者的常见问题 问题三:信托这类理财方式保本保收益吗? 答:很多客户会问这样的问题,现在各类理财方式中只有部分“低收益”的产品会写保证收益类,其他都叫做“预期收益”,我们看待预期收益时,主要要看产品的投向来认定风险,投资股票、黄金、外汇这样波动的标的必然有风险,而一些债权、债券、实体项目、股权类的投资方式风险低得多,如果再有完善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完全可以安心投资的;不要对“预期收益”一棒子打死。一方面这是监管机构的要求,国家法律规定在合同中不能写保本保收益,另一方面也要看产品的具体构架,收益率高、风险控制措施得当的产品同样可以积极参与。事实上,信托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面,还没有一款固定收益信托是违约的,全部的预期收益都兑付了。 问题四:信托产品有没有低于100万的标准? 答:没有,这是《信托法》规定的,一个项目计划中100万-300万(不含)的名额最多50个,300万以上不限制。当然,如果你能和亲戚朋友合买100万的,也是可以的,但这是客户私人之间的事情了,信托公司最后只确定和一个人签约,合同上只能有一个客户的签名;每个信托理财计划一定有“风险控制措施”,这个风险控制措施就是确保我们投资人本金和收益不受损失的重要依据,有的是实物抵押、有的是股权抵押、有的是担保公司担保,总之一定有这部分内容,说白了就是“我”借钱给“你”用,光给我高利息不行,必须有担保或抵押措施,你要是没钱还我就卖你压给我的东西,或是你没钱还,担保人就要替你还。 信托投资者的常见问题 问题五:信托咋能保证投资人的利益? 答:这个问题最为关键,所以放在了最后。咱个人家的钱攒起来都不容易,投资就一定要投个明明白白的,必须弄明白产品是干啥的?收益多少?咋能保证我的本金和收益没有问题?这绝对是我们投资人必须问的,也是我们的权利,回答好了并在合同中找到对应的内容,才能最终确定参与投资——大家切记一定要这么做。但是,并非所有的信托理财项目都是能100%控制好风险的,有些项目专业人士是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的,所以要么投资者能独立审查项目的优劣,要么就需要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帮客户审核项目的风控措施是否完善。 问题六:信托可以转让吗? 总之,信托项目中大部分都是好的产品,而且风险完全可控,关键是要找到明白人帮投资人把关。 客户营销 ▲产品是营销的基础,是战士的弹药,正确理解理财产品是做好客户营销的前提。 产品基本要素:标的、期限、收益率、风险收益特征 ▲对理财产品的熟识和灵活运用,可以满足客户的多种金融需求。 风险收益类型和客户分类 ▲不同风险收益的理财产品适合不同类型的客户 ▲客户类型:谨慎、稳健、进取 ▲保本保息固收类适合所有客户 ▲保本浮动收益类适合稳健和进取型客户 ▲非保本浮动收益类适合进取型客户 客户营销的核心和步骤 营销的核心:客户需求。 客户通常需求真心为他服务+有专业能力的人为他服务。 营销的步骤: ▲收集客户信息:传统收集和数据挖掘。 ▲建立客户关系:让客户觉得你是有用,消除抵触情绪。 ▲挖掘客户需求:站在客户立场,回避客户反对意见,控制客户思想。 ▲满足客户需要:牢记客户真正的需求,很多高端客户需要安全感,要让他以认识你为荣。 ▲客户后期维护与反馈:一个客户不代表一次交易,而是其背后源源不断的资源。 客户的口碑是营销人员最好的名片 www.PPTOK.com www.PPTOK.com www.PPTOK.com 理财知识培训 主要内容 理 财 市 场 现 状 理 财 产 品 解 析 客 户 营 销 理财产品现状 我国金融业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分业经营,金融机构割据并立,每一业的理财产品都有很强的分业特征,理财产品单一,综合理财人员缺乏,无法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投资理财建议,也不能很好地为客户进行综合的投资理财操作。 宣传不到位,缺乏营销能力 综合理财人员的短缺 品牌意识淡漠 金线财富简介 公司名称及标志 理财产品解析 信托投资六大误区 误区一:一味拒绝中长期产品。目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偏向短期,导致中长期的信托产品鲜有人问津。不过,自今年央行降息以来,流动性释放带来的资产贬值的概率也被放大。降息时代,“短借长用”的老路未必持久,投资者在资产组合中更应尽量配置中长期的产品,提前锁定未来的收益。 误区二:只挑预期收益高的产品。截至目前,信托仍然维持着“刚性兑付”的神话。在很多投资者看来,信托产品与高息存款可以等同,因此选择购买时,预期收益成为第一要素。不过,高收益的背后往往也有匹配的风险。为此,投资者未来购买信托时,要充分对投资标的的风险、来源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