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题: 方案A、B为互斥方案,其各年的现金流量如表,试评价选择(i0=10%) 年份 0 1-10 NPV IRR(%) 方案A的净现金流(万元) -200 39 39.64 14.4 方案B的净现金流(万元) -100 20 22.89 15.1 增量净现金流(A-B) -100 19 16.75 13.8 △NPV=-100+19(P/A,10%,10)=16.75(万元) △NPV>0,增量投资有满意的经济效果,所以投资大的方案A优于投资小的方案B。 2)增量内部收益率(△IRR)法 ——也称差额内部收益率,是两个互斥方案各年净现值流量差额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表达式为: 当△IRR≥ic,以投资大的方案为优;反之,投资小的方案为优。 2 1 i(%) △IRR ic1 ic2 0 NPV(万元) NPV2 NPV1 NPV1′ NPV2′ A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 IRR2 IRR1 可知:NPV与i成反向关系,且i越大,则NPV曲线越缓;反之,则相反。 2、当△IRR>ic1时(在A点的左边),NPV2>NPV1,所以,投资规模(现值)大的方案为优; 当△IRR<ic2时(在A点的右边),NPV2′<NPV1′,投资规模(现值)小的方案为优; 3、△IRR不能反映方案的绝对经济效果,只能用于方案间的相对效果检验。评选方案时,需将内部收益率IRR和差额内部收益率△IRR结合起来使用。在方案IRR>ic的前提下,当△IRR>ic时,IRR小的方案为优;当△IRR<ic时IRR大的方案为优。 分析: 1、由 应用内部收益率评价多个互斥方案的步骤: 1、计算各个方案的内部收益率,淘汰内部收益率<基准折现率ic的方案; 2、按照投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经绝对效果检验保留下来的方案。首先计算前两个方案的△IRR。若△IRR >ic,则保留投资大的方案;若△IRR <ic,则保留投资小的方案; 3、将上一步得到的保留方案与下一方案进行比较——计算两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取舍判据同上。以此类推,直至检验过所有可行方案,找出最优方案为止。 例题: 某项目投资计划有四个投资建设方案。每一选址方案的财务现金流量情况见下表。若假定该项目所在行业或部门规定的财务基准收益率为15%,试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比较和选择最优投资方案。 各投资方案财务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建设期 生产期 1 2 3 4~15 16 A -2024 -2800 500 1100 2100 B -2800 -3000 570 1310 2300 C -1500 -2000 300 700 1300 D -1600 -2700 460 1000 1600 1、按方案投资额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诸方案,即按C、D、A、B顺序排列; 2、计算C、D两方案的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IRR=31.34% >15%,故D方案优于C方案; 3、计算D、A两方案的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IRR=14.26% <15%,故D方案优于A方案; 4、计算D、B两方案的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IRR=14.77% <15%,故D方案优于B方案。 所以,D方案是最理想的投资方案。 4)净现值率法(NPVR) ——是将分别计算的各方案净现值率进行比较,以净现值率较大的为优。 式中 It—第t年的投资额。 判别准则: 若NPVR≥0且NPVRmax最大者为最优。 计算期不同: 1)年值法——最适宜的方法。 判别准则: NAVi≥0且max(NAVi)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min(ACi)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例题:设互斥方案A、B的寿命分别为3年和5年,各自寿命期内的净现金流量如下表。试用年值法比选(ic=12%) 方案A、B的净现金流量 单位:万元 0 1 2 3 4 5 A -300 96 96 96 96 96 B -100 42 42 42 解: NAVA=[-300+96(P/A,12%,5)](A/P,12%,5) =-300×0.27741+96 =12.78万元 NAVB=[-100+42(P/A,12%,3)](A/P,12%,3) =-100×0.41635+42 =0.365万元 由于NAVA > NAVB > 0,故选择A方案。 2)净现值法 方案重复法(最小公倍数法) ——取各备选方案寿命期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方案比选时的共同分析期,即将寿命期短于最小公倍数的方案按原方案重复实施,直到其寿命期等于最小公倍数为止。 研究期法 ——也称考察周期法,根据对未来市场状况和技术发展前景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