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T 细胞效应的生物学意义 (一)抗感染T 细胞的效应重要是针对胞内感染的病原体,包括抗某些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虫感染等。 (二)抗肿瘤其机制是:CTL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促进M?、NK细胞的ADCC效应;分泌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发挥杀瘤效应。 (三)免疫损伤作用T 细胞效应可参与IV型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 第四节 B细胞的活化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是通过BCR与抗原表位直接结合来完成的。BCR即表面膜免疫球蛋白,简称SmIg/sIg。BCR胞浆中肽链太短,故不能传递刺激信号,抗原信号是通过其辅助的分子Ig?-Ig?(CD79a/CD79b)传入胞内,故BcR- Ig?-Ig?称BcR复合体。 Ig ?(mb-1基因产物)和Ig ?(B29基因产物)为由二硫键连接的异二聚体,与sIg跨膜区相连接,在胞浆部分均有免疫受体酪氨酸基序(ITAM)结构。?链有2个ITAM,与SyK家族的PTK相邻,?链有1个ITAM与Src家族的PTK相邻。 一、B1细胞亚群的活化 刺激B1细胞的抗原是TI抗原。由于这类抗原有许多重复抗原决定簇和/或含有B细胞有丝分裂原成分,当B1细胞多个BCR或有丝分裂原受体接受足够强度的刺激后,即可启动与BCR复合体有关的Src家族和Syk家族的PTK,引起酶的级联反应,使B1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分泌IgM的浆细胞。? 由于没有Th细胞辅助,缺乏T细胞CD40L与B细胞CD40之间作用,故增生的B1细胞不能发育成Bm细胞以及没有免疫球蛋白类型的转换变化。 二、B2细胞亚群的活化 刺激B2细胞的抗原为TD抗原。此类抗原的特点是由T细胞抗原决定基(又称载体决定基)和B细胞抗原决定基(又称半抗原)组成的。 (一)Th细胞在B2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B细胞作为APC,通过BCR把特异抗原内在化,并把载体决定基与MHC II类分子结合递呈给Th细胞,使载体特异的Th与B细胞紧密连接起来,并通过T-B细胞之间协同刺激分子的相互作用(如CD28-B7),使T与B细胞均被初步活化。 由于活化T细胞表达CD40L以及其他粘附分子,活化B细胞表达更多B7和其他协同刺激分子,因而促使T、B细胞进一步活化。T细胞的CD40L与B细胞的CD40相结合,对B细胞的活化,尤其是Bm细胞的形成以及Ig类型转换是至关重要的。 (二)B细胞双重识别 B细胞活化的双重识别,即BCR识别抗原,CR2(CD21)复合体识别包裹抗原的补体C3d。CD19分子的胞内段有数个磷酸化位点,PTK使其磷酸化后能结合PI-3K,传递活化信号,使B细胞达到活化过程的阈值。 三、B细胞活化中的信号传递 在B细胞活化的早期,也经形成免疫突触,聚集和放大BCR信号。 免疫突触是细胞与细胞接触的表面含有称为脂筏的膜微结构域,富含神经鞘磷脂和胆固醇。脂筏很小,只含有数千个分子,因此只能容纳几个蛋白分子。其半寿期约为毫秒-分。脂筏中浓聚Lyn等。 B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脂筏中只有极少量BCR复合物,BCR复合物一旦交联,即进入脂筏,被Lyn磷酸化。 BCR复合物交联也导致其他一些参与B细胞信号转导的蛋白质分子(Syk、Btk、Vav、SHIP、PLC-?、PI-3K等)被募集到脂筏。信号转导后,结合抗原的BCR被内化。 当抗原使BCR发生交联后,通过Ig?/Ig?及相关分子的作用而激活,ITAM磷酸化后第一个被募集的酪氨酸激酶是SyK,鸟苷酸交换因子(GEFs)激活的G蛋白是Ras和Rac。 活化的SyK激活PLC?和GEFs,PLC?裂解PIP2,经IP3和DAG途径激活相关的基因,GEFs激活Ras和Rac,经MAP途径激活相关的基因。B细胞活化信号转导过程 四、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 抗原通过BCR为静止的B细胞活化提供第一信号,与Th细胞活化后所提供的第二信号的共同作用下使B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 在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下,活化的B细胞发生浆细胞分化,在经历特异性抗体的合成、抗体类型的转换以及BCR亲和力成熟等一系列过程后,最终通过其效应产物抗体,发挥体液免疫效应。 五、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在周围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激活的部分B细胞进入原始淋巴滤泡,分裂增殖,形成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 生发中心里的B细胞大约6小时分裂一次。这些分裂增殖的B细胞称生发中心母细胞。不发生分裂增殖的B细胞被推向外侧,形成冠状带。生发中心母细胞增殖产生的子细胞体积小,称为生发中心细胞。随着生发中心细胞的增加,生发中心可分为暗区和明区两个2区域。? 在初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Ig立即结合抗原,生成IC。IC随血液进入淋巴器官,被生发中心中的FDC捕获。FDC的树突表面表达很多CD21分子,与Ag-Ab-C3d结合,附着在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