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AG/PKC:DG结合于质膜上,可活化与质膜结合的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 (PKC以非活性形式分布于细胞溶质中,当细胞接受刺激,产生IP3 ,使Ca2+浓度升高,PKC便转位到质膜内表面,被DG活化,PKC可以使蛋白质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磷酸化是不同的细胞产生不同的反应,如细胞分泌、肌肉收缩、细胞增殖和分化等。) IP3和DAG的主要功能 IP3引发储存在内质网中Ca2+的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使胞质中游离Ca2+浓度提高,这一作用几乎发生在所有真核细胞中。 DAG结合在质膜上,可活化与质膜结合的蛋白激酶C That’s All Thanks! * * * * * 磷脂酰肌醇双信使信号通路 苗华彪(14071010002) 本节要点 IP3和DAG的功能 2 最大特点容 1 IP3/和DAG/PKC途径 磷脂酰肌醇途径的最大特点 1 IP3/和DAG/PKC途径 3 IP3/Ca2+和DAG/PKC途径 概念 磷脂酰肌醇途径 是三种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的信号通路中的其中之一,在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中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G蛋白耦联型受体结合,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PLC-β),使质膜上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2)水解成1,4,5-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甘油(DAG)两个第二信使,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信号,这一信号系统又称为 “双信使系统”。 最大特点: 胞外信号被膜受体接受后,同时产生两个胞内信使,分别激活两个不同的信号通路,即IP3/Ca2+和DAG/PKC途径,实现细胞对外界信号的问答。 两个信使:IP3和DAG 信号转导的效应酶:磷脂酶C 信号:Ca2+ 系统组成与信号分子 系统组成 由三个成员组成:受体、G蛋白和效应物。G蛋白也是异源三聚体,其α亚基上具有GTP/GDP结合位点,作用方式与cAMP系统中的G蛋白完全相同。该系统的效应物是磷酸肌醇特异的磷脂酶C-β(phosphatidylinositol-specific phospholipase C-β, PI-PLCβ),此处的β表示一种异构体。 信号分子 与该系统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有各种激素、神经递质和一些局部介质。 第二信使的产生 该途径有有三个第二信使:IP3、DAG、Ca2+。产生过程包括磷脂酶C的激活、IP3/DG的生成、 Ca2+的释放。 磷脂酶C的激活 磷脂酶C相当于cAMP系统中的腺苷酸环化酶,也是膜整合蛋白,它的活性受G蛋白调节。当信号分子识别并同受体结合后,激活G蛋白的亚基。激活的G-α亚基通过扩散与磷脂酶C接触,并将磷脂酶C激活。 ● 第二信使IP3/DAG的生成 被激活的磷脂酶C水解质膜上的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2), 产生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甘油(DAG) 。 IP3/Ca2+:IP3与内质网上的IP3配体门钙通道结合,开启钙通道,使胞内Ca2+浓度升高,激活各类依赖钙离子的蛋白。钙调蛋白:由单一肽链构成,具有四个钙离子结合部位。结合钙离子发生构象改变, 可激活钙调素依赖性激酶(CaM-Kinase)。细胞对Ca2+的反应取决于细胞内钙结合蛋白和钙调素依赖性激酶的种类。 IP3信号的终止:是通过去磷酸化形成IP2、或磷酸化为IP4 。Ca2+被质膜上的钙泵和Na+- Ca2+交换器抽出细胞,或被内质网膜上的钙泵抽回内质网。 DAG通过两种途径终止其信使作用: -----被DG激酶磷酸化成为磷脂酸,进入磷脂酰肌醇循环; -----被DG酯酶水解成单酯酰甘油。 DAG代谢周期很短,不能长期维持PKC活性,而细胞增殖或分化行为的变化又要求PKC长期活性所产生的效应。现发现另一种DG生成途径,即由磷脂酶催化质膜上的磷脂酰胆碱断裂产生的DG,用来维持PKC的长期效应。 DAG/PKC反应链 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磷脂酶C(PLC)→DAG→激活PKC→蛋白磷酸化或促Na+/H+交换使胞内pH? IP3/Ca2+反应链 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磷脂酶C(PLC)→IP3→胞内Ca2+浓度升高→Ca2+结合蛋白(CaM)→细胞反应。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6、车内乘员安全指数-驾驶员侧正面25%偏置碰撞试验规程(2020版).pdf VIP
- 2025年职业技能森林消防员-理论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docx VIP
- 第一单元+学习项目一《天边有颗闪亮的星》+课件+2025—2026学年人音版(简谱)(2024)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3课 互联网影响新体验 课件.pptx VIP
- 【课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SAS)(教学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T_CI 981—2025(新质生产力创新企业评价指南).pdf
- DLT 805.2-2016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2部分锅炉炉水磷酸盐处理.pdf VIP
- 清华大学版(2024)八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第3节 物联网的感知 教学设计.docx VIP
-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的知晓率品管圈汇报书ppt模板.pptx
- 软件需求调研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