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经营决策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是两种极端形态的市场结构,在经济现实中并不多见。 本章介绍现实经济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中企业的经营决策。 第一节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企业策略 第二节 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策略 第一节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企业策略 一.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特点 1.企业数目众多,企业之间的影响不显著难以勾结(表现为各自的市场份额很小) 2.进入和退出是容易的,但对领先品牌而言,有效进入的障碍大 3.厂商之间的产品具有差异性,包括真实的和想象的差别 4.信息是不完全的 5 单个厂商独立决策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需求曲线:因为有差别性,不是水平线;因为有替代性,比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更有弹性;斜率介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具体取决于产品差异性的大小和替代性的高低; 2.由于需求曲线向右向下倾斜,MR与P=AR不重合,MR较低且下降速度更快 垄断竞争企业面对两条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企业市场份额线的移动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1.短期均衡:含义和条件;四种结果; 2.长期均衡:(1)调整动力:包括新企业进入争夺超额利润和原有企业改进规模两种动力。 条件:不再有新企业进入——超额利润等于零——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线相切P=AC MR=LMC=SMC (3)资源配置效果: 介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如没有超额利润;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存在剩余生产能力。 对于剩余生产能力,经济学家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这是资源和效率浪费,也有人产品差别化、个性化和一定的剩余正是消费者的需要。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非价格竞争 1.价格竞争的局限性: (1)竞争对手的反应; (2)成本约束; (3)产品差异性提供了一定的垄断势力; (4)达到长期均衡后并无经济利润。 2.产品差别化:产品差别可以是实质性的,如新产品开发;也可以是形式上的,如包装、颜色;还可以是外延性的,如改善服务,品牌。 3.广告促销:广告是创造和维护产品差别化的基本手段。 差异化策略 产品差异化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充分施展创新才能的无限空间 产品差异化不会改变其达到均衡的条件。Why? 短期内可能获得的超额利润仍是产品差异化的强大动力,这种利润可以视为给予创新者的奖励 产品差异化的原理: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增量成本和增量收益) 产品差异化与价格竞争 霍特林模型 假设在1公里的海滩上,两个卖冰激凌的小贩,可以任选地点销售。假定冰激凌同质,定价相同;消费者在海滩上分布均匀。小贩如何定位? 存在价格差异的霍特林模型 聪明创意——两人世界餐厅 两人世界西餐厅经理老晨儿投资了24万,租金和转让费只有9万,大部分的钱投在了装修和设备上,投影电视、相机、DV留念。为了给顾客营造浪漫的氛围,老晨儿为所有用餐的人做了一个叫《幸福的味道》的幻灯片。同时他还免费为定餐的客户提供各种创意,在蛋糕里取出一枚戒指,制作动漫纪录两个人的生活历程,把一顿普普通通的饭菜变得有声有色。用老晨儿自己的话来说,他不是做餐饮的,而是做服务的。 最佳广告投入水平的确定方法: 设产品价格为P,边际生产成本为MC,每一元广告投入的边际销量为ΔQ,根据边际原理最佳广告投入水平应使边际广告成本等于边际广告收益,即ΔQ×(P – MC)= 1 等式两边同乘以P/(P-MC)可得,P×ΔQ = P/(P-MC), 利润最大时MC = MR ,代入上式可得P×ΔQ = P/(P - MR) 将 MR = P(1- 1/「Εp」)代入上式可得 P×ΔQ =「 Εp 」,即增加一元广告费投入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 由此可见,价格弹性较大时最优广告投入的水平较低(边际收益较高). Case: lianjie\秦池:一代“标王”的悲剧.doc 海王与脑白金的对话 对广告的评价 第二节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经营决策 一.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 现代市场经济中生产集中的趋势十分明显,多数工业产品是由寡头垄断厂商生产的。如果产品同质,称为纯寡头垄断;产品有差异则称为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1.少数厂商控制了大部分市场供给,每个厂商的市场份额都很大。 2.存在进入壁垒。如规模经济、投资规模。 3.厂商之间的经营决策相互依存——关键特征。★ 4.存在厂商之间串通和共谋的可能性。 5.厂商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6. 理论描述困难,模型很多。 寡头垄断的成因分析 规模经济,专利权,特许经营权使得进入市场有障碍 垄断企业人为设置障碍,比如限制价格 地方市场分割 关税/配额制——国内vs国外 地方行政限制——本地区与外地区 二.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 1.两条需求曲线:根据竞争对手对厂商调整价格是否作出反应,寡头垄断厂商面临两条需求曲线。平坦的d代表竞争对手不反应,陡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