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从自然界或现有菌种中分离筛选菌种 (一)采样 (二)增殖培养? (三)纯种分离及纯培养 (四)生产性能测定 (一)采样 1.选择采样地点 2.确定采样时间 3.采样 1.选择采样地点 以采集土壤为主。一般在有机质较多的肥沃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最多,中性偏碱的土壤以细菌和放线菌为主,酸性红土壤及森林土壤中霉菌较多,果园、菜园和野果生长区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土壤和沼泽地中,酵母和霉菌较多。 2.确定采样时间 采样应充分考虑采样的季节性和时间因素,以温度适中,雨量不多的秋初为好。 如在夏季或冬季土壤中微生物存活数量较少,暴雨后土壤中微生物也会显著减少。 3.采样 在合适的时间选好适当地点,用无菌刮铲、土样采集器等,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具体采集土样时,就森林、旱地、草地而言,可先掘洞,由土壤自下向上层顺序采集;就水田等浸水土壤而言,一般是在不损土层结构的情况下插入圆筒采集。如果层次要求不严格,可取离地面50~150mm处的土。将采集到的土样盛入清洁的聚乙烯袋、牛皮纸袋或玻璃瓶中。采好的样品必须完整地标明样品的种类、采集日期、地点以及采集地点的地理、生态参数等。采好的样品应及时处理,暂不能处理的应在4℃条件下贮存,但贮存时间不宜过长。这是因为一旦采样结束,试样中的微生物群体就脱离了原来的生态环境,其内部生态环境就会发生变化,微生物群体之间就会出现消长。 (二)增殖培养 1.控制培养基中碳源的种类 在选择碳源时根据微生物利用碳源的特点,可选定糖、淀粉、纤维素,或者石油等,以其中的一种为唯一碳源,那么只有能利用这种碳源的微生物才能大量正常生长,而其他微生物就可能死亡或被淘汰。 2.添加某些抑制或促进因子 在分离细菌时,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一般为50μg/mL的抗真菌剂(如放线菌酮和制霉素),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在分离放线菌时,通常于培养基中加入1~5mL天然浸出汁(植物、岩石、有机混合腐质等的浸出汁)?作为最初分离的促进因子,由此可以分离出更多不同类型的放线菌。 3.控制培养条件 在分离梭状芽孢杆菌时,可利用该菌的厌氧特性,控制为厌氧培养环境,这样好氧菌就不易生长而受到抑制,只有厌氧菌可以优势生长。 (三)纯种分离及纯培养 1.稀释分离法 将样品进行适当稀释,然后将稀释液涂布接种于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培养,待长出独立的单个菌落,进行挑选分离。 2.划线分离法 要首先铺制培养基平板,然后用接种针(接种环)挑取样品,在平板上划线。划线方法可用分步划线法或一次划线法,无论用哪种方法,基本原则是确保培养出单个菌落。 3.组织分离法 主要用于食用菌菌种或某些植物病原菌的分离。分离时,首先用10%漂白粉或0.1%升汞液对植物或器官组织进行表面消毒,用无菌水洗涤数次后,将一小块组织移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于适宜温度培养数天后,可见微生物向组织块周围扩展生长。经菌落特征和细胞特征观察确认后,即可由菌落边缘挑取部分菌种进行纯培养。对于有些微生物如毛霉、根霉等在分离时,由于其菌丝的蔓延性,极易生长成片,很难挑取单菌落。常在培养基中添加0.1%的去氧胆酸钠或在察氏培养基中添加0.1%的山梨糖及0.01%的蔗糖,这些做法均利于单菌落的形成。? (四)生产性能测定 这种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纯种称为野生型菌株,它只是筛选的第一步,所得菌种是否具有生产上的实用价值,能否作为生产菌株,还必须采用与生产相近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通过三角瓶进行小型发酵试验,以求得到适合于工业生产用的菌种。如果所得到的野生型菌株产量偏低,达不到工业生产的要求,仍可以保留作为菌种选育的出发菌株。 三、微生物菌种的自然选育 在应用微生物加工制造和发酵生产各种产品的过程中,要想有效地大幅度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增加品种,往往需要通过选育优良的生产菌种才能达到目的。而经过分离筛选获得的菌种,一般不能立即适应实际生产需要,还要通过选育,才能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改进产品质量、简化工艺、提高产品附加值。 优良菌种的选育是在微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进行的。遗传和变异是相互关联,同时又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相互转化的。认识和掌握微生物遗传变异的规律是搞好菌种选育的关键。 根据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特点,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已经试验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微生物育种方法。育种的手段很多,主要包括自然选育、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等。 四、微生物菌种的诱变选育 (一)诱变育种的一般步骤 (二)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的筛选 (一)诱变育种的一般步骤 1.选择出发菌种 2.同步培养 3.制备单细胞或单孢子菌悬液 4.诱变处理 5.筛选变异菌株 1.选择出发菌种 出发菌种是指用于诱变的原始菌种。出发菌种可以是从自然界的土样或水样中分离出来的野生型菌种;也可以是生产中正在使用的菌种;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分子生物学-9.ppt
- 钙通道阻滞药及利尿降压药.ppt
- 分子生物学DNA的生物合成(复制).ppt
- 盖梁施工方案参考.doc
- 分子生物学L1-L6 问题及答案.doc
- 盖梁施工学习交流.ppt
- 分子生物学第二章DNA的复制.ppt
- 盖洛普Q12解读和实施--最完整版.pptx
- 分子生物学第四章核苷酸代谢.ppt
-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ppt
- ASX_Series_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Battery-Backup-Kit-Installation-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DCB-05-V2-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DEIMOS-Installation-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Axess-Pro-Series-2120-Roller-Shutter-Pendant-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Controll-A-Door-P-Diamond-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Controll-A-Door-PD-Power-Drive-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Controll-A-Door-Secure-SDO-6-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AMX_Series_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ELI-250-Installation-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最近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燃煤热风炉技术条件.PDF
- 武汉市光谷为明实验学校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校园平面图.PDF VIP
- 中级车号员(长)试题及答案.pdf VIP
- 铁路车号员(长):中级车号员(长)测试题.docx VIP
- 铁路车号员(长)中级车号员(长)试卷(铁路车号员(长)).doc VIP
- 铁路车号员(长)车号员一体化考试试卷(铁路车号员(长)).doc VIP
- 铁路车号员(长)铁路车号员(长)综合练习试卷(铁路车号员(长)).doc VIP
- 铁路车号员(长)铁路车号员(长)综合练习试卷.doc VIP
- 初中数学高质量作业设计策略与实践.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