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公共产品及其提供 第二节 纯公共产品的均衡条件 第三节 准公共产品及外部性问题 第四章 公共产品理论 一、公共产品的定义与性质 二、公共产品的分类 三、公共产品的提供 四、公共提供的私人产品 第一节 公共产品及其提供 一、公共产品的定义及特征 1、公共产品定义的发展过程 萨缪尔逊(1954年):“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能减少任何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斯蒂格利茨(1997年):“公共产品是这样一类物品,增加一个享用这种物品的人所需要的成本很少甚至为零,但要把任何一个人排斥在享用范围之外却成本很高,比如国防。公共产品具有在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 一、公共产品的定义及特征 布坎南(1999年):“任何集团或社团因为任何原因决定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商品或服务,都将定义为公共商品或服务。这一范围很广的范畴可以包括萨缪尔逊和其他经济学家已经确定的‘纯集体’商品,但也可以包括‘公共性’程度从0到100%的其他一些商品或服务。” 至此,关于公共产品的定义、特征及分类等内容已得到广泛认同。 一、公共产品的定义及特征 2、定义及特征 公共产品:指主要由公共部门提供、满足公共需要的产品与服务。与私人产品相对立。 特征:⑴非竞争性消费:任何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享用并不妨碍他人对公共产品享用的数量与质量(即边际拥挤成本为零 一、公共产品的定义及特征 ⑵非排他性:在技术上或从成本考虑无法将不愿意付款者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非排他性会导致“搭便车者”的存在。 搭便车者(又称免费搭车者):即指不自愿付费也可以享受公共产品的人。 二、公共产品分类 ⒈按特征强弱不同分类 ⑴纯公共产品: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同时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为私人产品 ⑵准公共产品(非纯公共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特征的产品。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分两类:即拥挤性公共产品和排他性公共产品 二、公共产品分类 拥挤性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 纯公共产品 排他性公共产品 非排他性(由强到弱) 非竞争性(由强到弱) 二、公共产品分类 ⒉按受益范围不同分类 ⑴全国性公共产品:消费者无区域限制(国防 外交等) ⑵地方性公共产品:消费者仅限于本地居民(城市基础设施 治安 公园等) 其他分类(略) 三、公共产品的提供 非竞争性公共产品的提供 (1) 如果排他不可能,则会出现供给不足而损失效率(MCMP),出现市场失灵,只能政府提供。 (2) 如果排他可能,会导致消费不足而损失效率(MPMC);私人提供按收入最大化原则制定收费标准;公共提供则按福利水平最大化原则制定收费标准,甚至不收费. 三、公共产品的提供 2、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搭便车者的存在,使价格体系失灵,不可能由私人提供,只能由公共提供。 现实中存在私人提供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的个别情况,如个人修建灯塔。 四、公共提供的私人产品 政府同样会提供私人产品,理由如下: (1)公平因素:政府期望消费量达到免费情况下所需要消费的数量。会有效率损失,如过度消费等。 (2)成本因素:市场运作的成本较高会提高价格,难以满足公共需要,政府提供更有效率。 第二节 纯公共产品的均衡条件 一、纯公共产品的局部均衡条件 二、纯公共产品的一般均衡条件 三、林达尔均衡 公共产品数量 公共产品供给 P PB PA O Q DA DB D=DA+DB S 一、纯公共产品的局部均衡条件 一、纯公共产品的局部均衡条件 MSC=MSB MSB=MBA+MBB 所以 MSC=∑MBi 二、纯公共产品的一般均衡条件 推导过程及结论见教材第91页 结论:MRTXG= ∑ MRSi 即公共产品对私人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各社会成员的边际替代率之和。 三、林达尔均衡 模型假设:社会有两个消费者,其偏好不同,但谈判能力相同,社会公共产品的支出规模等于两者的税收负担之和。 模型结论:经两者之间的讨价还价,产生最优税收负担和最优公共产品供给量,称为林达尔均衡。 林达尔均衡是局部均衡,实现了帕累托效率。 三、林达尔均衡 模型局限性: (1)社会成员的偏好不能简单划分成两种 (2)谈判能力也不可能相同 (3)谈判结果可能有多个,难以选择 (4)人们不会提供实现均衡所需要的真实信息 因此,现实中很难实现林达尔均衡。 第三节 准公共产品及外部性问题 一、准公共产品均衡条件 二、外部性的市场解决办法 三、外部性的公共部门解决办法 一、准公共产品的均衡条件 (1)正外部性: MSB=MSC MSB=MPB+MEB=p+r, p=MPB(边际私人收益) 为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