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每首方剂中君臣佐使药不一定俱全,亦非每种意义的臣、佐、使药都具备。 但君药不可缺少 ,剂量相对其作臣、佐、使药时较大。 方中每味药并不一定仅任一职。 根据治疗需要及药性特点,择宜而用。 在“君臣佐使”组方结构理论的指导下遣药组方,可使方中诸药主从有序,相辅相制,各药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配合,从而使方剂成为配伍严谨的有机整体,充分体现组方原则的要求。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变化 方剂的组成具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灵活性。 临证组方时在遵循君、臣、佐、使的原则下,要结合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性别与季节、气候,以及生活习惯等,组成精当的方剂。 在选用成方时,亦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予以灵活化裁,加减运用。 “师其法而不泥其方” 方剂的变化形式 药味增减变化 (一) 药量增减变化 (二) 剂型更换变化 (三) 药味增减变化 君药不变,增加或减少其 他药物的一种变化形式。 药量加减变化 药味不变,药量增减。若影 响原方的配伍关系则功用、 主治随之而变。 药味、药量不变,剂型变 化,使药力轻重变化以适 应病情的需要。 剂型更换变化 臣药的加减:改变了君臣配伍关系,必然使方剂的功用发生根本变化。 例如:三拗汤,即麻黄汤去桂枝,主治风寒束肺的咳喘。 麻黄加术汤,即麻黄汤原方加白术12g,治疗痹证初起。 佐使药的加减:一般不发生主要配伍变化,不会引起功用的根本改变。 例如:银翘散治疗风热表证,口渴则加天花粉以生津;咽喉肿痛则去荆芥、豆豉,加马勃、板蓝根以清热利咽。 (一)药味增减变化 用药相同,用量不同,其药力则有大小之别,从而改变了君臣地位及其配伍关系,必然使方剂的功用发生根本变化。 (二)药量加减变化 方剂名称 方药组成配伍 主? 治? 证? 候 备? 注 君 臣 佐 使 小承气汤 大黄 四两 枳实 三枚 厚朴 二两 阳明腑实证(热证):潮热谵语,大便秘结,腹痛拒按 分二服 厚朴三物汤 厚朴 八两 枳实 五枚 大黄 四两 气滞便秘(气闭):脘腹满痛不减,大便秘结 分三服 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鉴别表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方剂名称 方药组成配伍 主治证候 备注 炙甘草 生附子 干姜 四逆汤 二两 一枚 一两 五钱 下利清谷,呕吐, 恶寒,四肢厥逆, 身体疼痛,脉微细或沉迟细弱 四逆汤证是由阳 衰寒盛所致,故 以姜、附回阳救逆 通脉 四逆汤 二两 一枚 (大者) 三两 下利清谷,四肢厥 逆,身反不恶寒 通脉四逆汤证是 阴寒极盛格阳于 外所致,故加重 姜、附用量以回 阳逐阴、通脉救逆 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鉴别表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同一方剂,用药、用量相同,剂型不同,其作用也有差别。 (三)剂型更换的变化 a.用于病情的轻重缓急 例: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汤 (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 b.改变或扩大方剂的功效与主治 例: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丸 外感风寒湿兼有里热 内伤杂病 桂枝茯苓丸 催生汤 瘀阻胞宫证 临产催生 小结 ①药味增减、用量增减都会改变方剂的君臣配伍关系,从而导致功用、主治的改变。 ②剂型不同也会引起药力和性能的改变,其药力有峻有缓,主治病证则有轻重之别。 第五章 方剂的应用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汤、丸、散、膏、酒、丹等剂型,历代医家又有很多发展,明代《本草纲目》所载剂型已有40余种。 随着现代制药工业的发展,又增加了片剂、冲剂、注射剂等新剂型。 一、常用剂型 汤剂、散剂、丸剂 膏剂、酒剂、丹剂 茶剂、露剂、条剂、线剂、搽剂、栓剂、冲剂、片剂、糖浆剂、口服剂、注射剂等 二、用法 煎煮方法 服药方法 二 煎药法 1.煎药用具 2. 煎药用水 3. 煎药火候 4. 煎药方法 煎煮用具:通常用有盖的陶瓷砂锅。 煎煮用水: 水质---洁净; 水量---漫过药面1寸左右 (30g药用水200~300ml为宜) 煎煮火候: 1. 一般先武火后文火; 注意:煎煮时不宜频频揭开锅盖 2. 特殊火候: 武火急煎:解表剂、芳香药、清热药 文火慢煎:补益药、有毒药 煎煮方法: 1.一般煎法: 煎药前,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之后再煎煮,其有效成分则易于煎出。 一般煎煮20-30分钟; 需武火急煎的药物:一般煎煮15分钟左右 需文火慢煎的药物:一般煎煮30-40分钟 2. 特殊煎法: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兑服、溶化(烊化)、煎汤代水、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