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3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文学、科技发展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孔子与老子——春秋晚期的思想家 ⑴孔子及其思想——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政治思想: 教育方面: 文化方面: “仁”( 核心思想);“礼”;德政 A、“仁”(仁者爱人 ) B、“礼”(“克己复礼”) C、“为政以德” 创办私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 《春秋》) ⑵老子及其思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生平著述: 哲学思想: 政治学说: 历史地位: 《道德经》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无为而治”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②历史地位: A仁政学说 B性善说 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 B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 性恶论 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A、被视作儒家异端 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1、墨子: 2、墨家思想: 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①兼爱 ②非攻 ③尚贤、尚同 尚力、节用、节俭 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四)道家 (五)法家 1、庄子与道家 2、庄子的思想: “齐物” “逍遥” 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 1、韩非与《韩非子》 2、韩非的思想: 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主张变法革新 ①在当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在后世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 2、主要内容: 3、作用: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 2、新儒学理论来源: 3、新儒学内容: 4、实质: 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大一统 ; 封建的文化专制——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3、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起用文学儒者参政。 ③兴办太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④以儒学经典为教科书,教育被儒学垄断。 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四、宋明理学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道广泛传播,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 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 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 (1)内容: (2)历史地位: 2、陆王心学 (1)内容: (2)历史地位: 3、宋明理学的评价: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 王阳明: ③“致良知” ④知行合一 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①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②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李贽思想主要内容: ①明代晚期的思想界因循守旧; ②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 ③士人强烈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①批判孔孟儒家思想,揭露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②万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跨境电商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docx VIP
- 小学人工智能校本课程《让机器听懂你的话——语音识别技术》教学设计.pdf VIP
- 自然资源--海洋灾害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技术规范-海岸防护.pdf VIP
- 国联民生证券-海螺水泥-600585-水泥产业链龙头,成本优势领跑行业.pdf
-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征文范文:防灾减灾,关注生命共3篇.doc VIP
- 铁塔高空作业施工方案.docx VIP
- 富士康产线平衡.ppt VIP
- 宋词豪放派.doc VIP
- Q-CAYT-13.3-2014汽车零部件油漆涂层 第3部分 内、外装塑料件.docx VIP
-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ppt完整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