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中国民航的创立说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起义时间表(1949) 1月9日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北京饭店宴请刘敬宜、陈卓林一行。 11月12日,毛泽东主席电贺刘敬宜、陈卓林和两航员工,赞扬其“毅然脱离国民党反动残余,投入人民祖国怀抱,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爱国举动”,希望他们团结一致,为建设人民航空事业,并为保卫留在香港的祖国财产而奋斗。同日,周总理致函两航员工,宣布两公司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任命刘敬宜、陈卓林分别任两公司总经理。新华社、《人民日报》发表了《欢迎两航空公司起义》的社论,“对于将在两公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民航空事业,表示无限的信心。”周总理、李克农副外长特电嘉勉参与策动两航起义的何凤元、陆元斌、陈耀寰、朱汉明等同志。11月15日,周总理在北京饭店会见并宴请两航起义北飞全体人员,他说:“我们欢迎两公司的起义,因为这是具有无限前途的中国人民民航事业的起点。”他号召“两公司的全体人员努力克服前进途中的困难,坚持自力更生,而不要对帝国主义者存任何幻想”。 两航公司在起义北飞成功后,立即通电国内外各办事处、航站,电令保护好财产,号召尚待解放地区和海外员工策应来归。中航澳门电讯课、工厂、材料库员工积极响应,庄重签名加入起义行列。央航曼谷办事处员工致函,绝对拥护起义。中航、央航昆明办事处员工,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秘密响应起义,进行护产斗争,迎接解放。台湾、海口的部分两航员工闻讯后,冲破国民党的阻挠,赶赴香港报到参加起义行列。中航曼谷、仰光、海防、加尔各答、旧金山等办事处和航站员工,纷纷响应起义,相继策应归附人民祖国。 起义后,中央人民政府民航局即着手两航留港、澳人员复员事宜。从1950年1月16日起,央航复员广州,中航复员天津、上海。到1950年底,累计香港两航公司复员广州、上海、天津的员工共1725人,直系亲属2474人,总计4199人。 两航起义后,国民党政府对起义疯狂反扑,在港英当局纵容下,百般利诱、分化破坏起义,进而蒋美勾结,后又蒋美英合谋,进行各种威胁破坏和劫夺活动,在形势险恶的情况下,我党领导广大起义员工配合我国政府展开了捍卫起义成果的护产斗争。留港员工在军委民航局、民航广州办事处的直接领导下,以及同中共港澳工委和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艰苦努力,排除各种阻碍,完成了护产抢运任务,截至1952年底,共运回器材约15000箱(件)、汽油3600桶和其他物资设备等。 两航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爱国壮举,是震惊中外的一件大事。 两航起义对国民党在政治上、军事上是一个重大打击,切断了国民党政权的西南空中运输线,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创造了条件,加速了解放全国大陆的进程。 两航起义的成功,轰动了港九各阶层,震撼了蒋帮,引起国际注视。两航爱国员工首先高举义旗,直接影响了港九的资源委员会、招商局和中国银行等27个国民党在港机构相继起义,起了示范和带头作用,加速了蒋帮的分崩离析。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予国民党政权以有力打击。 两航起义北飞的12架飞机和后来由两航机务人员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6架(C-46型14架、C-47型2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初期的机群主体。内运的器材设备,成为新中国民航初期维修飞机所需的主要航空器材来源,并组建了太原飞机修理厂、天津电讯修理厂,尔后成为发展我国航空工业和电讯研制工业的技术物质基础。 两航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爱国壮举,是震惊中外的一件大事。 在发展运输生产、保证飞行安全、改善基础设施、加快人才培养、发展科学技术和增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他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遍布全国各个岗位的起义员工,在国防、航空、航天、电子、机械工业、科研、文教等部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都做出了积极的奉献。充分体现了周恩来总理当年关于“争取人是最主要的”指示的重大和深远意义。 两航起义是一次爱国行动。毛泽东主席称之为“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爱国举动”。周恩来总理称它是“具有无限前途的中国人民民航事业的起点”。两航起义是中国民航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我党领导两航起义的伟大壮举,是广大两航员工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大潮中,遵循党所指引的方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投向人民祖国怀抱的正义行动,它将永载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史册。 首先,“两航”航空设备、器材抢运天津,成噢新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从1949年11月至1950年5月:无线电器材2477件、工厂设备5977件, 航空器材近8000件,C-46发动机20台、C-47发动机7台,航空汽油 3499桶,柴油、润滑油各50桶。成功地保护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 其实,“两航”业务骨干力量成为新中国民航事业的人才、技术基础。 再次,“两航”专业人才成为科教兴业的重要力量,培养一支掌握和精通民航各类专业技术业务的人才队伍,是新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 1950-1951年中国民航先后在重庆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