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6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法制 第一节立法概况 第二节法律制度的变化 第三节司法制度 第一节 立法概况 一、法制指导思想 二、立法概况(选择题) 三、立法成就 四、法律形式 一、法制指导思想 1.明法思想:魏武帝曹操说 : “治定之化,以礼为首” ,“拨乱之政,以刑为先”。桓范说:刑德“二者相须而行,相待而成”。诸葛亮说,治国要礼法并用,德威并举,“威之以法”,“科教严明” 。两晋:“礼乐”治国,礼、律“相须为用”。 2.律学理论:张斐提出“理直刑正”的思想(法律必须体现纲常名教适用法律必须准确,宽严适中罪刑相符);杜预说:立法要“简直”,“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 (法律的形式要单纯,概念要明确;条文要简约,不要烦密 )例直易见,禁简难犯,易见则人知所避就,难犯则几于刑措”。 选择题 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几部法典的结构体例,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法经》中相当于近代刑法典总则部分的具法被置于六篇中的最后一篇 B.《魏律》对秦汉旧律有较大改革,如将具律改为刑名,并将其置于律首 C.《晋律》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并将法典篇章数定为二十篇 D.《永徽律疏》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分为十二篇三十卷 二、立法概况 1.三国:魏武帝曹操在位时制定《甲子科》,魏明帝曹叡鉴于汉律繁苛, 下令“作新律十八篇”,但已失传,曹魏还制定《州郡令》等180多篇。蜀国 “共造蜀科”。“吴之律令,多依汉制” 。 2.西晋:颁行律、令、故事、式,为东晋所沿用 。晋武帝(司马炎)命贾充、杜预等修订《新律》,泰始三年制定《晋律》 3.南北朝 :“北优于南”。北朝的北魏制定《北魏律》、北齐制定《北齐律》。北魏的《职员令》、《狱官令》、东魏的《麟趾格》、西魏的《大统式》。 《魏律》简介 魏明帝曹叡太和三年令司空陈群“作新律十八篇”。据晋律: ①改《具律》第六为《刑名》第一,体例更为科学合理。 ②删繁就简,“就故五篇,新增十三篇”,吸收律外傍章科令,将各篇调整归纳,由9篇增加到18篇,克服了“篇少则文荒,文荒则事寡,事寡则罪漏”的缺陷,突出基本法典的地位,其篇目分类更加系统条理。 ③ “八议”首次入律,使礼律进一步结合(魏武帝曹操、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为维护统治,都重视儒学,尊孔,修孔庙,封孔子为至圣先师)。 ④改革刑罚制度,使其进一步规范,为旧五刑向封建制新五刑的过渡创造了条件。包括七种刑名37等,即死刑三等、髡刑四等、完刑三等、作刑三等、赎刑十一等、罚金六等、杂抵罪七等。 ⑤缩小连坐范围,凡“大逆不道”罪,本人腰斩,“家属从坐”,但不株及隔代之辈。 《晋律》简介 晋武帝司马炎命贾充、杜预依据《新律》于泰始3年制定《晋律》共20篇,通行全国。 1.体例更加合理,将《刑名》分为《刑名》与《法例》,置于律首 2. 引礼入律,“准五服以制罪”,第一次把服制引入律典。 3.再改刑制,减少重法条款,将魏律七种刑名37等减为五种二十余等(即死刑三等,髡刑四等、赎刑与罚金各五等、另加杂抵罪若干等),并再次缩小连坐范围。“既醮之妇,从夫家之罚”。 4.增加律疏:张杜对《晋律》逐条注释,诠释概念含义和区别,使概念更规范准确,(区分律与令,对不敬、不道、恶逆、谋、群、故意、过失、造意作了界定),阐述立法意图,弥补律文缺陷,且该注释具有法律效力,后世将注释与《晋律》合称《张杜律》。 《北魏律》简介 北魏孝文帝亲自主持,崔浩、高允、游雅等数十律学家等奉诏编修,太和9年颁行天下,共20篇,但至唐朝即失传。 指导思想:“纳礼入律”。 它总结了历代及当世通行律典的经验与不足,继承了汉魏晋以来律学的成果和汉律儒家化的传统,在刑名、罪名、刑法原则方面皆有新发展,“集当日之大成”,“实有广收博取之功”,开隋唐法治之先河,为“华夏刑律不祧之正统”(不迁入祧庙的祖先。喻创立事业而受尊崇)。 《北齐律》简介 北齐取代东魏以后,经过14年的努力,于武成帝河清3年完成12篇《北齐律》,今已散失。 1.形成12篇的体例:名例、禁卫、婚户、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杂律。其中,将《名例律》由刑名、法例合成,冠于律首,统摄定罪。 2.突出“法令明审,科条简要”的立法特点。 3.首次确立“重罪十条” :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 4.确立死、流、徒、鞭、杖五刑。 评价:程树德:“南北朝诸律,北优于南,而北朝又以齐律为最”,在中国法典编纂史上有重要地位。隋律以其为蓝本。 三、立法成就 1.法律形式趋于完备,律是定罪量刑的基本法典,令是典章制度方面的政令法规,格具有临时法典的性质,是法律的重要补充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