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Transposons of the TnA family have inverted terminal repeats, an internal res site, and three known genes. * Figure 15.4 The direct repeats of target DNA flanking a transposon are generat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staggered cuts whose protruding ends are linked to the transposon. * Two promoters in opposite orientation lie near the outside boundary of IS10R. The strong promoter POUT sponsors transcription toward the flanking host DNA. The weaker promoter PIN causes transcription of an RNA that extends the length of IS10R and is translated into the transposase. * Two promoters in opposite orientation lie near the outside boundary of IS10R. The strong promoter POUT sponsors transcription toward the flanking host DNA. The weaker promoter PIN causes transcription of an RNA that extends the length of IS10R and is translated into the transposase. 两大步 a) 共合体形成 切口-连接-复制 b) 拆分 靶位点的DR形成 2、非复制型转座模式 供体上最终产生双链断裂 供体位点如不能被修复则有致死效应 3、保守型转座模式 另一种非复制型 与λ整合机制相似 其转座酶与λ整合酶家族有关 4、TnA转座模式 ? 复制型转座 转座酶(tnpA)、 解离酶(tnpR) ? 解离酶需要特异的内 部位点 双重功能:解离功能 tnpA及自身的阻遏物 ? 拆分位点 –res 共合体拆分位点 ? 转座结果产生5bp 的正向重复序列 四、转座子转座频率的调控 ? 每个转座子控制自身转座的核心----控制转座酶的水平 不到一个转座酶分子/世代/细胞 1、Tn10转座机制 ? Tn10为复合型转座子 ? IS10R元件提供转座酶活性-----合成转座酶的序列 ? 自发转座频率---10-7 ? Tn10转座酶水平是控制转座的关键 ? 有两种控制转座的方式 a) 通过反义RNA的翻译水平控制 ? IS10R外侧边缘两个启动子 ? PIN控制IS10R的转录 弱启动子 ? POUT—强启动子 右向转录宿主DNA ? INRNA和OUTRNA 有36bp的重叠 稳定性: OUTRNA??INRNA ? 大量OUTRNA作为 INRNA的反义RNA b) 甲基化作用控制转座酶合成及其与DNA的结合 ? Tn10转座酶启动子含有GATC序列(其它转座子) ? E.coli中Dam甲基化酶 作用使启动子相对钝化 只能利用刚刚复制完成 时出现少数转座酶 ? 此外,IS10R的末端 IR也含有GATC, 甲基化的GATC不能 结合转座酶 ? Tn10在DNA刚刚 复制后发生转座 10.4.3 果蝇的转座子 “ 杂种不育”(hybrid dysgenesis)。 M(♂)×P(♀) 后代可育 P(♂)×M(♀) 后代不育。 10.4.3.1P因子与杂种不育 转座酶 M 10.4.3.2 FB因子 10.4.4 转座的遗传学效应 (1)插入突变/失活或改变基因表达的模式; (2)插入位置上出现新基因(ampR、terR等) ; (3)改变染色质的结构(缺失、倒位等); (4)产生不稳定的新的突变; (5)外显子改组; (6)产生新的变异,有利于进化。 转座子的利用 转基因载体等 转座子标签法——以转座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T 5168-2023表A.5 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pdf VIP
- 大班数学活动《8的分解组成》PPT课件.ppt
- 【一模】2025年广东省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docx
- 13S201 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docx VIP
- 主题班会课件-师恩难忘-学子感恩-致敬恩师主题班会.ppt
- 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docx
- World怎么在参考文献后面添加CrossRef.pdf VIP
- 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适用于资格后审).doc VIP
- 八下英语U3词性变化.docx
- 《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