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环境犯罪及其法律责任(2014学生)ppt.ppt
第四章 环境犯罪及其法律责任 本周思考的重点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 刑法关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新发展及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第一节 环境刑法的发展概况 国外环境刑事立法的发展 大陆法系的环境刑事立法模式 一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单行特别环境刑法模式 二是以德国、奥地利为代表的修订刑法模式 三是以法国为代表的附属刑法模式 英美法系的环境刑事立法模式 主要采取附属刑法的形式,附属于行政法规内。 国外环境刑事立法的内容特征 处罚危险犯(日本、德国、澳门) 实行因果关系推定(日本、) 法人构成犯罪(日本) 罚金广泛适用(法国、日本、德国、俄罗斯) 二、中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发展 分散立法阶段 1979年刑法典、附属刑法、单行刑法 统一立法阶段 新刑法分则第六章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设置了9个条文(第338~346条) 共14个罪名 (1)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2)非法进境倾倒、堆放、处置固体废物罪;(3)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4)非法捕捞水产品罪;(5)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6)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7)非法狩猎罪;(8)非法占用耕地罪;(9)非法采矿罪;(10)破坏性采矿罪;(11)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罪;(12)盗伐林木罪;(13)滥伐林木罪;(14)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罪。 其他与环境相关的犯罪 第155条 下列行为,以走私罪论处,依照本节的有关规定处罚: (一)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 (二)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 《刑法》第408条 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环境刑法的最新发展 2001年的《刑法修正案(二)》对破坏土地的犯罪进行了修改,将“非法占用耕地罪”改为“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2002年的《刑法修正案(四)》增加了两个新罪刑条款:一是非法采伐、毁坏珍稀植物罪;二是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珍稀植物、珍贵树木制品、珍稀植物制品罪。将“走私固体废物罪”改为“走私废物罪”。 2010年的《刑法修正案(八)》对《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做了较大修改。 第二节 污染环境罪的构成 一、污染环境罪的发展 原刑法第338条 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修改后的338条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罪的构成要件 本罪的客体特征 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 本罪的主体特征 二元主体:自然人和单位。 本罪的主观特征 主要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也有故意(主要是间接故意)的情形。 本罪的客观特征 一是违反国家规定,即违反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强制性义务规范; 二是有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害物质的行为,一般意义上的生产、贮存、使用等行为不构成本罪; 三是排放、倾倒或者处置的对象是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 四是造成重大环境污染。 何谓重大环境污染 最高人民法院曾于2006年6月出台了《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如何界定“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以及“后果特别严重”做了具体规定。《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后,这一司法解释也有必要相应做出调整。 两高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 何为严重污染环境? 重在考虑违法的严重性?还是损害结果的严重性?还是行为的危害性? 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 有无加重和减轻的情节? 2013年6月17日两高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何为严重污染环境? (一)在饮用水水源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