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2第十二章化湿药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化湿药 含义: 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 性能功效 药性:芳香辛苦温燥,主入脾经。 功效:化湿醒脾或燥湿健脾。 部分药物还兼有解暑、辟秽、截疟等作用。 适应范围 湿阻中焦: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职之脘腹痞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溏薄,肢体困重,苔白腻等。 脾胃气滞:脘腹痞满胀痛,食欲不振等。 暑湿、湿温、湿痰: 暑热: 选药配伍 如湿性重浊粘腻,易阻塞气机而见脘腹胀满痞闷,故常与行气药配伍。 如湿阻而偏于寒湿,脘腹冷痛者,可配伍温中祛寒药;偏湿热者,可配伍清热燥湿药。 如脾虚生湿,脘痞纳呆,神疲乏力,应以补气健脾为主。 如用于湿温、暑热、暑湿者,常与清热燥湿、解暑、利湿之品同用。 使用注意 化湿药气味芳香,多含挥发油,一般以作为散剂服用疗效较好,如入汤剂不宜久煎宜后下。 本类药物多属辛香温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慎用。 藿香 苍术 厚朴 砂仁 豆蔻 草果 砂 仁 《本经》 ※※ 为姜科草本植物阳春砂 Amomum villosum Lour. 或海南砂 A. Iongiligulare T. L. Wu 或缩砂 A. xanthioides Wall. 的干燥成熟果实。阳春砂主产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海南砂主产于广东、海南岛及湛江地区。缩砂产于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均于夏秋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用时打碎。 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 药性: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砂 仁 临床应用: 1.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 2.呕吐泄泻。 辛香温通,为化湿行气,醒脾和胃之要药。尤寒湿气滞者多宜。 化湿行气 调中止呕 温睥止泻 临床应用: 3.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 行气和中而止呕安胎 用法用量: 煎服,3~6g,或入丸散,入汤剂宜后下。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豆蔻《本经》 ※※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 Amomun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 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地。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亦有栽培。秋季采收。晒干,生用,用时捣碎。 豆蔻《本经》 ※※ 辛,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 药性: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临床应用: 1.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 2.湿温初起 。 辛香温通,有化湿行气之功,尤以偏寒湿者最为适宜。 临床应用: 3.呕吐。 此外,本品尚能解酒毒。 辛香温通,行气、温中、止呕,尤以胃寒湿阻气滞呕吐最为适宜。 用法用量: 煎服,3~6g。入汤剂宜后下。 使用注意: 胃热呕吐、阴虚血燥者不宜用。 芳香而气浊,能温中止泻,行气作用较好,善于醒脾开胃,尚有安胎作用。 砂仁与白豆蔻比较 砂 仁 白豆蔻 芳香而气清,能温中止呕,化湿作用较好。 化湿醒脾 行气温中 湿阻中焦 脾胃气滞 草豆蔻 草豆蔻《本经》 ※ 为姜科草本植物草豆蔻 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 的干燥近成熟种子。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夏、秋季采收。晒至九成干,或用水略烫,晒至半干,取出种子团,晒干。 处方用名: 草豆蔻、草蔻、草蔻仁。 辛,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 药性: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临床应用: 1.寒湿阻滞中焦。 2.寒湿呕吐 。 气香浓烈,辛散温通,有化湿行气之功,温燥之性强于砂仁、豆蔻。 * * 脾喜燥恶湿 爱暖喜芳香 芳香性善走窜,悦脾通气,气行则湿化。 辛能行散,疏畅气机,宣化湿浊。 苦能燥湿 温化湿浊 燥可祛湿 藿香《别录》※※※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藿香 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 的地上部分。主产于广东。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割。鲜用,或阴干切段生用。?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 药性: 芳香化湿,和中止呕,解暑、发表 。 藿香《别录》※※※ 临床应用 1.湿阻中焦证。 2.呕吐。 善于化湿醒脾开胃,理气和中止呕,为芳香化湿的要药。 为化湿醒脾,和中止呕的要药,以脾胃湿浊引起者尤宜 临床应用 3.暑湿证及湿温初起。 4.外感风寒。 辛散芳香 解暑化湿 辛温解表,外散风寒 芳香化湿,内化湿滞,多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者。 用法用量: 煎服,5~10g,或入丸散,入汤剂宜后下。鲜品加倍。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佩 兰? 佩 兰《本经》 ※ 为菊科多年生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