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2人力资本与健康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疾病管理着眼于某种特定的疾病,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医疗保健服务。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管理. 疾病管理(1) 疾病管理必须包含 人群确认过程; 循证实践指导; 医生与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 病人自我管理教育; 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管理; 定期报告/反馈。 设计和实施包含这些成分的疾病管理方案明显对患者和付费者都有利 。 疾病管理(2) 灾难性病伤管理为患癌症等灾难疾病或受重大损伤的病人及家庭提供各种医疗服务。适合灾难性病伤管理的例子如脑损伤、严重烧伤、多种癌症、器官移植和高危新生儿等。 灾难医疗管理是疾病管理的特殊类型,需要特别复杂的管理,经常需要多种服务和转移治疗地点。 慢性病管理在强度和效果方面是可以预知的,而灾难性病伤比较少见,发生和结果难以预计。 灾难性病伤管理(1) 灾难性病伤管理要求高度专业化的疾病管理,解决相对少见和高价问题。 通过帮助协调医疗活动和管理多维化的治疗方案,灾难性病伤管理可以减少花费和改善结果。 综合利用病人和家属教育,病人自我保健选择和多学科小组管理,医疗需求复杂的病人在临床、财政和心理上就能获得最优化结果。 灾难性病伤管理(2) 残疾管理试图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用代价,并从雇主的角度出发,根据伤残程度分别处理以尽量减少因残疾造成的劳动和生活能力下降。 残疾管理(1) 残疾管理主要目标是: 防止残疾恶化 注重功能性能力而不是疼痛 设定实际康复和返工的期望值 详细说明限制事项和可行事项 评估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 与病人和雇主进行有效沟通 有需要时考虑复职情况 实行循环管理 残疾管理(2) 综合人群健康管理模式通过协调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来对人群中的个体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和福利管理。 综合人群健康管理 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的健康管理/健康投资 都需要 针对性强的准确的 人口与健康信息 没有健康资源的数字化 就没有健康管理的现代化 健康资源的数字化是健康管理的公路、铁路,航道和航线 没有公路、铁路,航道和航线,有今天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吗? 没有准确的健康数据就不可能有循证公共卫生决策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开始调查水矿等资源,但今天我们还搞不清中国的人口与健康资源! 中国今天居然没有全国的,系统的,经得起推敲的,人人可以共享的生命统计数据库,中国没有系统的省级肿瘤发病报告系统,中国的慢病和传染病数据好象公路只准修路的人用,老百姓不能用一样可笑。 中国的健康资源能不浪费吗?! 中国人口和健康资源数字化是正确卫生改革决策的基本条件 今天中国最大的健康问题就是健康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我们没有权利任中国的健康资源继续处于竭泽而渔的状态 我们应该有所行动! 要想富先修路 中国医疗卫生的阳关大道:中国人口和健康资源数字化是正确卫生改革决策的基本条件. 整合健康数据:健康数字化模式 健康决定因素 健康状态 健康后果 小结 健康资源对中国的经济起飞功不可灭。 今天的健康资源支持不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健康投资/健康管理,减少健康资源的浪费,增加健康资源的价值. 我们别无选择。 * * * * 2002年全国妇幼卫生116个监测点报告显示,中国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2年为50.2/10万,比1994年的64.8/10万下降了22.5%;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994年的49.6‰下降为2002年的34.9‰,提前实现了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提出的“到2015年,所有国家均应力求实现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45‰以下”的目标。 * * 解放以来,我国重大疾病的控制取得重大进展,但新老传染病危害严重,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近百万,2010年可能超过1000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450万,居世界第二;乙肝病毒携带者1.3亿,占世界的1/3;血吸虫病、性病等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全世界新出现的40多种传染病中,有一半可能在我国发生。 *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害仍然严重,全国癌症每年发病约200万人,死亡约150万人,心脑血管疾病每年死亡近300万人,据测算,上述两种疾病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0多亿元;全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4000多万,高血压患者人数高达1.3亿,精神和心理疾病负担日益加重,环境恶化、应激过度、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健康的危害越来越明显,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 。 * * * * 长期以来对医疗卫生工作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认识不足,投入不够,卫生费用一直徘徊在GDP的3%以下,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才上升到GDP的5%以上,但仍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个人医疗负担超过卫生费用的60%,几乎是全世界最高的;迄今全国80%以上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