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英县育才中学高二历史选修1专题3: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件.pptVIP

四川省大英县育才中学高二历史选修1专题3: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大英县育才中学高二历史选修1专题3: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件

两晋南北朝(220—589) 一、改革的背景 (2012·上海单科卷·7)“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 B.东汉光武帝 C.曹魏文帝 D.北魏孝文帝 * * * 你知道哪些与这个时代有关的成语故事? 投鞭断流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江郎才尽 中流砥柱 闻鸡起舞 东山再起 黄粱一梦 骑虎难下 你对这个时代还知道些什么? 花木兰 梁祝 驸马 王羲之 顾恺之 祖冲之 陶渊明 九品中正制 淝水之战 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莫高窟 少林寺 《齐民要术》 《说文解字》 《文心雕龙》 北周 北方 南方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东 汉 隋 朝 东魏 北齐 宋 梁 齐 陈 南朝 北朝 西魏 学科网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5世纪后期) 1、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魏书·序记》 奠定基础 道武帝拓跋珪 太武帝拓跋焘 2、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 必要性 “秦长城长度超过万里,标志着万里长城的开始;同时也代表着中华大地上两种不同文化形态共存的开始。”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李鸿宾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材料1:北魏统治者为掠夺土地、人口、牲畜和财 富,热衷于发动战争。他们强迫其他各族人民充 当步兵,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 后面督阵的鲜卑族骑兵践踏致死。太武帝在一次 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信中大意是说:我 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 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 材料2: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3、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可能性 “千古第一后” 孝文帝拓跋宏 (467—499) 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孝文帝本纪》 二、改革的措施 “太和改制” 1、推行均田制 (1)前提:政府控制大量荒地 (2)内容: 计口授田,劝课农桑(政府分土地给农民) 授田农民要承担田租、徭役、兵役、杂税等 (3)实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有利于北方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 有利于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 一定程度遏制土地兼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 (4)影响: 2、整顿吏治 实行官员俸禄制 严惩贪赃枉法 迁都原因: ⑴政治: ⑵经济: ⑶军事: ⑷地理: 3、迁都洛阳 ——推进改革 地处中原 农业发达 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 改革阻力小… 洛阳 为加强对中原统治; 保守势力强大 经济落后,粮食产量有限 受北方柔然的威胁 偏北且灾荒多, 距中原较远,闭塞 史书记载,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拔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和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拔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北魏迁都洛阳后,对洛阳加以扩建,东西20里,南北15里,“十万九千户”,约60万人口,是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城市。该城以里坊制度布局管理,其格局为隋唐长安城、洛阳城所仿效。 (1)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 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汉婚… (2)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尊儒崇文,兴办学校 兴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4、革除旧俗,接受汉文化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三、改革的影响 1、促进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牧马(魏晋墓壁砖画) 牵羊的少数民族(魏晋墓壁砖画) 扬场图(魏晋墓葬壁画) 耕牛图(魏晋墓葬壁画) 生产方式农耕化 拜占庭金币 波斯银币 2、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基础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生活方式汉族化 3、加速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 社会制度封建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