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泡沫分离法解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泡沫分离法(Foam Separation)又称泡沫吸附分离(Foam dsorbent Separation)技术,早在1915年就开始应用于矿物浮选,但是对离子、分子、胶体及沉淀的泡沫吸附分离是在20世纪末才引起人们的兴趣与重视,并逐渐作为一种单元操作加以研究,首先是从溶液中回收金属离子的课题开始,前期研究了泡沫分离金属离子的可行性,然后建立了金属离子与表面活性剂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扩散—双电层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采用泡沫分离法脱除洗涤剂工厂排放的一级污水和二级污水中的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磺酸盐和苯磺酸盐。 20世纪70年代进行了染料等有机物与废水泡沫分离的实验研究。 1977年开始有报道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泡沫分离DNA、蛋白质及液体卵磷脂等生物活性物质。到目前为止,泡沫分离法获得的蛋白质及酶有溶菌酶、白蛋白、促性腺酶激素、胃蛋白酶、凝乳酶、、过氧化氢酶、卵磷脂、淀粉酶、纤维素酶、D—氨基酸氧化酶、苹果酸脱氢酶等。 8. 泡 沫 分 离 法 一、泡沫分离法的分类 无泡沫分离是指用鼓泡进行分离,但不一定形成泡沫层,可分鼓泡分馏和溶媒浮选。 鼓泡分馏是从塔设备底部通气鼓泡,表面活性物质被气泡富集并上升至塔顶,和液相主体分离,使溶质得到浓缩,液相主体被净化;溶媒浮选是在溶液顶部置有一种与其互不相溶的溶剂,用它来萃取或富集由塔底鼓出的气泡所吸附的表面活性物质。 泡沫分离按分离对象是溶液还是含有固体离子的悬浮液、胶体溶液而分成泡沫分馏(Foam Fractionation),和泡沫浮选(Foam Flotation)。 泡沫分馏用于分离溶解物质,它们可以是表面活性剂如洗涤剂,也可以是不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如金属离子、阴离子、蛋白质、酶等,但它们必须具有和某一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结合的能力,当料液鼓泡时能进入液层上方的泡沫层而与液相主体分离。由于它的操作和设计面可与精馏相类比,所以称它为泡沫分馏。 泡沫浮选用于分离不溶解的物质,按照分离对象分类: (1)矿物浮选,用于矿石和脉石离子的分离。 (2)粗粒浮选和微粒浮选,常用于共生矿中单质的分离,前者粒子直径大致在1~10mm内,后者的粒子直径为1μm—lmm,处理的对象为胶体、高分子物质和矿浆。 ③粒子浮选和分子浮选,用于分离非表面活性粒子或分子,需要向体系中加入浮选捕集剂与被分离组分形成难溶或不溶物,然后以浮渣形式将其脱除。 ④沉淀浮选,首先利用改变溶液的pH值或加入某种絮凝剂等方法,使需脱除的粒子形成沉淀,再用浮选法将沉淀脱除。 ⑤吸附胶体浮选,是以胶体粒子作为捕集剂,选择性吸附所需的溶质,再用浮选法将沉淀除去。 I 二 泡沫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 泡沫分离过程是利用待分离物质本身具有表面活性(如表面活性剂)或能与表面活性剂通过化学的、物理的力结合在一起(如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蛋白质和酶等),在鼓泡塔中被吸附在气泡表面,得以富集,藉气泡上升带出溶剂主体,达到净化主体液、浓缩待分离物质的目的。可见它的分离作用主要取决于组分在气—液界面上吸附的选择性和程度,其本质是各种物质在溶液中表面活性的差异。 三 泡沫的形成与性质 (1)泡沫的形成和组成部分 泡沫是由被极薄的液膜所隔开的许多气泡所组成的。当气体在含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发泡时,首先在液体内部形成被包裹的气泡。在此瞬时,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分子立即在气泡表面排成单分子膜,亲油基指向气泡内部,亲水基指向溶液,该气泡会借浮力上升冲击溶液表面的单分子膜。在某种情况下,气泡也可从表面跳出。此时,在该气泡表面的水膜外层上,形成与上述单分子膜的分子排列完全相反的单分子膜,从而构成了较为稳定的双分子层气泡体,在气相空间形成接近于球体的单个气泡。许多气泡聚集成大小不同的球状气泡集合体,更多的集合体集聚在一起形成泡沫。 形成泡沫的气泡集合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气泡,二是泡与泡之间以少量液体构成的隔膜(液膜)是泡沫的骨架。 (2)泡沫的稳定及层内排液 泡沫不是很稳定的体系,气泡与气泡之间仅以薄膜隔开,此隔膜也会因彼此压力不均或间隙流的流失等原因而发生破裂,导致气泡间的合并现象,或由于小气泡的压力比大气泡高,因此气体可以从小气泡通过液膜向大气泡扩散,导致大气泡变大,小气泡变小,以至消失。 泡沫的稳定性一般与溶质的化学性质和浓度,系统温度和泡沫单体大小、压力、溶液pH值有关。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愈是接近临界浓度,气泡愈小,气泡的寿命愈长。 (b) o一表面活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