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七路施工组织设计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七路施工组织设计汇编

新安县市政园林局经七路改造提升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洛阳市远博路桥建筑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十一月七日 目 录 一、编制说明 二、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①、路面基层工程 ②、乳化沥青透层及沥青碎石封层 ③、沥青砼路面工程 ④、人行道工程 ⑤、管道工程 ⑥、交通标志及标线工程 三、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四、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五、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六、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七、资源配备计划 八、确保报价完成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九、施工总平面图 十、劳动力安排计划及主要施工机械 十一、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十二、附表 附表一、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项目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一、编制说明 1.1 工程概述 经七路处于新安县的西部核心区域,原道路主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水泥混凝土面板断板、裂缝、沉陷等病害严重,为改善道路路面的使用性能,提高路面的行车舒适性,需对其进行提质升级改造,以改善市民出行时的道路交通环境。 经七路为南北走向的城市次干路,起点位于县城西区黛眉地址广场(桩号K0+000),终至于新安县黄河西路(桩号K0+264.3432),路线全长264.432m,道路宽69.15m,单幅车行道宽为9.7m,中间设有宽29.75m的绿化带,东侧人行道宽10m,西侧人行道宽10m。 图1.1 项目平面位置图 1.2 主要依据及施工技术规范 国家和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则、规程、办法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规范》(CJJ37-2012); 3、《城镇道路路面施工规范》(CJJ169-2012);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规范》(GB50220-95); 5、《城市道路照明施工标准》(CJJ45-2006); 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1.3经七路道路标准断面及路面结构形式如下: 道路横断面为:10m(东侧人行道)+9.7m(东侧行车道)+29.75m绿化带+9.7m(西侧行车道)+10m(西侧人行道)。 行车道结构层为:15cm级配碎石垫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乳化沥青透层+1cm沥青碎石封层+4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F)+乳化沥青粘层+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C)。 经七路东侧车行道结构设计 经七路西侧车行道结构设计 1.4编制原则 (1)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目标。 (2)遵循设计文件要求,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3)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4)整体推进,均衡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工期。 (5)保证重点、难点工程,确保施工质量。 (6)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三体系在本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2.1 路面基层 1、行车道现状 涧河西路为水泥混凝土道路,经现场勘察后水泥混凝土面板存在断板、边角断裂、啃边、沉陷等病害,详见经七路路面病害类型及其成因和现状路面图。由于其破板面积较大,经七路全面挖除水泥混凝土面板极其下方基层,挖除厚度59cm 后重新铺筑级配碎石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 经七路路面病害类型及其成因 病害类型 病害成因 1 水泥混凝土面板局部断(碎)板 2 水泥混凝土面板边角断裂、沥青路面出现严重沉降 3 水泥混凝土面板啃边 1基层强度不足、破损 2板底脱空 3切缝时间不恰当;缝深度、宽度不足 由于经七路与黄河大道交界处,黄河大道辅道已出现局部沉降、面层出现裂缝、龟裂等现象(见下图),对该部分进行挖除原有破损沥青面层,新建基层并同时对标高进行调坡。 调平区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2、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及方法 在级配碎石下基层施工前,应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对底基层检测验收,检测内容包括高程、平整度、压实度、强度、横坡、宽度等。检测合格后方可在其上铺筑级配碎石基层。 ⑴、现场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按直线段10m,平曲线上5m一根桩放出水稳底基层的两侧标桩或边桩,复测底基层标高,打钢钎支架挂上钢丝,并按标高值调整钢丝的高程,作为下基层施工的纵坡基线。钢丝直径采用3mm钢丝,拉力应不小于800N,钢丝每段长200m,每次两侧4根钢丝交替使用。 ⑵、混合料拌合 拌合场设置一台WCB600型带电脑计量装置的强制式拌和机,且配有四个料仓,设计拌和能力为每小时600t。在进行设备安装、检修与调试完成后,提交监理工程师并取得批准后方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