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证高中语文面试讲课稿汇总,教师面试10分钟讲课稿,教师资格证面试讲课稿,高中政治面试讲课视频,高中物理教师面试讲课,高中政治讲课稿,高中生物讲课稿,高中历史讲课稿,高中英语讲课稿,高中数学讲课稿
第一课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了解作者及本首词创作的时代背景,进而了解毛泽东诗词的一半风格。
抓住词中描绘的画面和气氛,理解、感受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
体会词中的意象,理解和学习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艺术手法。
学习本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看”和“忆”二字在词中的作用。
上阕和下阕中的两个问句有何作用?
鉴赏这首词优美的意象。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介绍词的知识,介绍作者,对课文标题进行解读,对这首词的背景资料介绍。
2、反复朗读诗歌,品读其中的诗味,了解诗歌的大体内容,诗歌分为上下两阕,可以分别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和通过对往事的回忆抒发革命豪情。
3、明确这首诗歌的结构,由四幅图画组成,分别为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以及中流击水图。
第二课时(讲课内容)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叫XX,来自XX,申报的是高中语文。今天我要讲的课文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诗歌,对它的大体内容有了了解,我们知道这首诗歌呢一共描写了四幅图画,分别是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和中流击水图。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地看一看,诗人是如何描绘这些图画的。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幅图,“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立”字前面加了一个“独”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甲同学,你来回答。……嗯,他说,“独”字点明诗人一人独游,为下面追忆和抒发感慨做好铺垫,不错。那么,诗人“独立”在何时何地呢?这位同学,你来说。……她说,“寒秋”二字表明诗人独游的时间,“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独游的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很好。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这开头三句,写的深秋时节,诗人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是“独立寒秋图”。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是一幅“湘江秋景图”,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色图?这位同学,你来说。……好的,他说啊,诗人是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四个方面来进行描绘的,是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写山色。万,表示多,这里的群山,是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及其附近的许多山,“红遍”二字,既写出色彩艳丽,又与“寒秋”二字呼应,“万”写山之多,“遍”则写出了什么?……对的,红之广。“层林尽染”四个字,表明经过多次霜打,所有的树林都变成了红色,这里就是刚刚我们同学说的山上的景色,是静景对不对?接下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两句,“碧透”二字写出了江水的澄碧、清澈见底的特征。“百舸”说明船多,“争流”就把湘江上千帆竞发的壮观场面写出来了,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是的,动静结合的手法,“漫江碧透”是静景,“百舸争流”呢则是动景,这里写的,是江上的景色。接下来再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哪两个字用得好?……“击”字和“翔”字,为什么?好的,这位同学,你来回答。……哦,她说,“击”字准确地形容出鹰的矫健飞腾的雄姿,“翔”字呢则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是的啊,“击”写出了鹰的矫健和疾速,而“翔”字则写出了鱼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浅底”是不是说水很浅呢?……对的,不是啊,这里的“浅底”,是因为水清,所以呢才显得浅了,我们要注意体味诗人写作的深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两句写的分别就是天空和水中的景色了。“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一句就是对上面的总结,万物都是一幅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的样子。同学们找一找,在这幅图里,诗人用了哪些意象?……“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等,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呢?……这位同学说啊,这些意象的画面都很壮阔,是的,有远望,又有近观,有仰视,也有俯视,作者把众多意象并列在一起,组成一组意象群,动静搭配,远近结合都十分自然,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
在从第二幅“湘江秋景图”到“峥嵘岁月图”之间,诗人巧妙地加入了过渡,“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里的“怅”字,为什么我们说它富有表现力?……刚刚这位同学说,“怅”本身是不如意的意思,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慨的心绪,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绪。这位同学的理解非常到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里诗人为什么要发问呢?……这位同学说啊,这是激情的推动和理性思考的必然结果,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思绪万端。还有别的说法吗?……她说,诗人是个哲学家,在作哲学的沉思,这种发问表现出诗人情感的热烈和思想的深邃。这两位同学的见解都很独到,联系下阕,我们更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第三幅图,在哪里?大家找一找。……嗯,对了,就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ppt汇总.ppt
- 政治主观试题修改版汇总.ppt
- 政治必修2第六单元第十四课汇总.pptx
- 政治必修4第十三单元单元综合提升汇总.pptx
- 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第8课学案汇总.doc
- 政治必修一课件: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汇总.ppt
- 政治总复习练习汇总.ppt
- 政治生活+第二课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教学课件汇总.ppt
- 政治生活期中试题汇总.ppt
-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复习2015最新汇总.ppt
-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含答案(8科试卷).pdf
- 湖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含答案.pdf
- 湖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物理A含答案.pdf
- 安徽省太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含答案(7科试卷).pdf
- 长春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 肇庆市高要区第一中学、德庆县香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含部分答案(7科试卷).pdf
- 识别-分析关键作业.pptx
- 认知偏差与知觉扭曲的类型及对决策的影响.ppt
- 部机关党课---中共党史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