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叶部害虫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叶部害虫资料

热烈欢迎中专后继学员返校参加学习 陕西省榆林市林业农广校 第四章第二节叶部害虫 几种主要的叶部害虫: 一、蓝目天蛾 二、大蚕蛾 三、马尾松毛虫(松毛虫 ) 四 、天幕毛虫 一、蓝目天蛾 (眼纹天蛾、柳天蛾、蓝目灰天蛾 天蛾科 ) 图谱 1、形态特征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70~80毫米,头较小,宽4.5~5毫米,绿色,近三角形,两侧色淡黄,胸部青绿色,各节有较细横褶;腹部色偏黄绿,第一至第八腹节两侧有淡黄色斜纹,最后一条斜纹直达尾角,尾角斜向后方。 成虫:前翅形状、后翅特点 ? ? ? 2、生活史 ???在长江流域1年发生1-4代,以蛹在植株根际土壤中越冬。越冬成虫于次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羽化。成虫有明显的趋光性,夜出活动,交配、产卵,卵产于叶背或枝干上,单产或数十粒成堆,每雌产卵数为200—600粒,初孵幼虫先吃去大半卵壳,后爬至较嫩叶片,将叶吃成缺刻孔洞,5龄后食量大而危害重,将叶吃尽仅留光枝,老熟幼虫化蛹前2—3天,背呈暗红色,即从树上往下爬,钻入根际土地中作蛹室后蜕皮化蛹越冬。 3、防治方法 ? ?1、结合耕翻土壤,消灭越冬虫蛹。 2、用杀虫灯诱杀成虫 3、化学防治:掌握3龄以前喷药,可提高药效。药剂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毒杀幼虫。 二、大蚕蛾 绿尾大蚕蛾 (水青蛾、长尾月蛾) 图谱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2—38mm,翅展l00—130mm。体粗大,体被白色絮状鳞毛而呈白色。头部两触角间具紫色横带1条,触角黄褐色羽状。胸背肩板基部前缘具暗紫色横带1条。翅淡青绿色,基部具白色絮状鳞毛,翅脉灰黄色较明显,缘毛浅黄色;前翅前缘具白、紫、棕黑三色组成的纵带1条,与胸部紫色横带相接。后翅臀角长尾状,长约40mm,后翅尾角边缘具浅黄色鳞毛。前、后翅中部中室端各具椭圆形眼状斑1个,斑中部有l透明横带,从斑内侧向透明带依次由黑、白、红、黄四色构成。足紫红色。 卵:扁圆形,直径约2mm,初绿色,近孵化时褐色。 幼虫:体长80—100mm,体黄绿色粗壮、被污白细毛。体节近6角形,着生肉突状毛瘤,前胸5个,中、后胸各8个,腹部每节6个,毛瘤上具白色刚毛和褐色短刺。第1—8腹节气门线上边赤褐色,下边黄色。胸足褐色,腹足棕褐色,上部具黑横带。 蛹:长40一45mm,椭圆形,紫黑色,额区具1浅斑。茧长45—50mm,椭圆形,丝质粗糙,灰褐至黄褐色。 ? ? ? ?? 2、生活史 ?年生2代,以茧蛹附在树枝或地被物下越冬。翌年5月中旬羽化、交尾、产卵,卵期10余天。第1代幼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7月中旬化蛹。7月下旬至8月为第一代成虫发生期。第2代幼虫8月中旬始发,为害至9月中下旬,陆续结茧化蛹越冬。成虫有趋光性,日落后开始活动,虫体大笨拙,但飞翔力强。卵喜产在叶背、枝干上,或卵产在土块或草上,每雌可产卵200一300粒。成虫寿命7—12天。初孵幼虫群集取食,2、3龄后分散,取食时先把1叶吃完再为害邻叶,残留叶柄,幼虫行动迟缓,食量大,每头幼虫可食100多片叶子。幼虫老熟后于枝上贴叶吐丝结茧化蛹。第2代幼虫老熟后下树,附在树干或其他植物上吐丝结茧化蛹越冬。 3、防治方法 1、秋后至发芽前清除落叶、杂草,并摘除树上虫茧,集中处理。 2、利用黑光灯诱蛾,并结合管理注意捕杀幼虫。 3、此虫不需单独防治,结合其他害虫,使用药剂兼治即可。 三、马尾松毛虫(松毛虫 ) 枯叶蛾科 ? 1、分类地位:鳞翅目 枯叶蛾科 成虫和幼虫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一35mm,雌蛾翅展48—80mm;雄蛾38—62mm,体色有黄褐、灰褐、棕褐、茶褐色等多种,体色变化较大。前翅上有深褐色横线4—5条,中室端具白点1个,亚端线由8—9个近新月形黑褐色斑组成,靠臀角处斜列3个斑点。雄蛾色较深,前翅横线色深且明显,中室端白斑明显,触角羽状。雌蛾大于雄蛾,色略浅,触角短栉齿状,腹部较雄粗状。 卵:长1.4mm左右,椭圆形,初粉红色,近孵化时变成深紫色,成串或成堆产在松针上。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40一80mm,体色有棕红色、棕黑色两种,头黄褐色,中胸、后胸背面簇生蓝黑色毒毛带,两带间丛生有黄白色毛,腹部各节毛簇中具窄而扁平的片状毛,先端具齿状凸起,体侧生有白色长毛,并具1条纵贯身体的纵带,纵带上从中胸至第8腹节气门上方各具l白斑,体背中央为银白或金黄至黑褐色。 蛹:长20一27mm,栗褐色或暗红褐色,节间具黄绒毛,腹末有细长的臀棘,末端呈钩状卷曲。茧长椭圆形,灰白色至污褐色。表面有毒毛。 ? ? ? 3、生活史 ???各地发生代数不同,同一地区也有世代分化现象,长江流域2—3代,以3—4龄幼虫在树皮缝或针叶丛中越冬。翌年3月越冬幼虫上树活动,4月中、下旬开始结茧化蛹,5月上旬进入化蛹盛期,成虫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