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轮巩固 名师导学】2015高考历史(新课标)配套精讲课件:必修3 第三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3.8
* 1.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并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一定的社会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诗歌、书法、绘画在给人以美的感受时,也浓缩着历史的精华,反映着历史的脉动和时代的风貌。对相关文艺作品的欣赏,要抓住它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3.体会古代科学家的勤劳智慧与文艺家的时代意识和创造才华,同时适当地探究古代科技和文艺发展的原因,培养自己良好的审美能力。 4.对待中国文化成就,我们应坚持批判继承和古为今用。 原始社会:《鹳鱼石斧图》 夏:《夏小正》 商:殷历 周:甲骨文 春秋:《诗经》 战国:司南、《石氏星表》《楚辞》《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 秦:小篆、兵马俑、秦长城 西汉:发明造纸术、《黄帝内经》、汉赋 东汉:造纸术的改进、九章算术、浑仪、《伤寒杂病论》、汉赋 三国两晋南北朝:书法产生于魏晋时期、王羲之、王献之、顾恺之 隋:雕版印刷术、展子虔 唐: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诗、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阎立本、吴道子 宋:活字印刷术、宋词 元:简仪、《授时历》、元曲、王冕 明:《本草纲目》、小说、徐渭 清:小说、郑板桥、京剧 1.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高考考点 (1)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医学方面的成就及地位。 C C C A 【重难突破】 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2)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3)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2.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1)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2)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 (3)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5)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6)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7)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文化传承没有间断。 【他山之石】 一、岳麓版教材的不同内容 (1)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浑象仪和地动仪;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这在世界上还是首次,僧一行还主持了子午线的测量。 (2)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一成果领先世界1000年。 (3)元代王祯的《农书》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记载了“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转轮排字盘”等重大发明。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不但系统总结历代经验,而且充分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徐光启被称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4)东汉名医华佗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还发明了五禽戏,这是中国早期的体育保健体操。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 二、人民版教材的不同内容 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思想 (1)孔子:“多闻阙疑,慎言其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荀子:自然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只能顺应自然规律。 (3)老子:强调“无为”。 2.特点 (1)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的探求、技术的总结则不够重视。 (2)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3)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D C A B C B C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考案》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 文化生活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ppt
- 《考案》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第4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10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
- 《考案》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第4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12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ppt
- 《考案》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 文化生活 第9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pt
- 《考案》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第4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1单元 单元总结.ppt
- 《考案》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第4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ppt
- 《考案》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第4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1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ppt
- 《考案》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第4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2单元 单元总结.ppt
- 《考案》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第4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3单元 单元总结.ppt
- 《考案》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第4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
- 【一轮巩固 名师导学】2015高考历史(新课标)配套精讲课件:必修2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4.11.ppt
- 【一轮巩固 名师导学】2015高考历史(新课标)配套精讲课件:必修2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4.12.ppt
- 【一轮巩固 名师导学】2015高考历史(新课标)配套精讲课件:必修3 第三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3.9.ppt
- 【一轮巩固 名师导学】2015高考历史(新课标)配套精讲课件:必修3 第二章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2.5.ppt
- 【一轮巩固 名师导学】2015高考历史(新课标)配套精讲课件:必修3 第二章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2.6.ppt
- 【一轮巩固 名师导学】2015高考历史(新课标)配套精讲课件:必修3 第五章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5.13.ppt
- 【一轮巩固 名师导学】2015高考历史(新课标)配套精讲课件:必修3 第六章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6.18.ppt
- 【一轮巩固 名师导学】2015高考历史(新课标)配套精讲课件:必修3 第六章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6.20.ppt
- 【一轮巩固 名师导学】2015高考历史(新课标)配套精讲课件:必修3 第五章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5.17.ppt
- 【一轮巩固 名师导学】2015高考历史(新课标)配套精讲课件:必修3 第五章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5.16.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