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掺杂浓度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现象:低温下掺P的氧化速率增大明显,高温下增大消失。 解释:线性速率常数B/A在低温和起始氧化时起主导主要。 2.4.2 影响氧化速率的其它因素 ③水汽 干氧中,极少量的水汽就会影响氧化速率; 水汽会增加陷阱密度。 水汽来源:Si片吸附;O2;外界扩散;含氯氧化中氢与氧反应。 ④钠 钠以NaO的形式进入SiO2中,非桥键氧增加,氧化剂的扩散能力增加。 Na来源:管道、容器等;化学药品;人体; ⑤氯 氯的作用:固定重金属、Na+等杂质;增加Si中的少子寿命;减少SiO2中的缺陷;降低界面态和固定电荷密度;减少堆积层错。 掺Cl对速率常数B的影响:使B明显增大;掺Cl对速率常数B/A的影响:低浓度时增加明显,高浓度时饱和 机理:4HCl+O2 2H2O+2Cl2 掺氯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2.5 热氧化的杂质再分布 2.5.1 杂质的分凝与再分布 分凝系数 m=杂质在Si中的平衡浓度/杂质在SiO2中的平衡浓度 B:0.1-1; P、As、Sb: 10; Ga:20 ; 四种分凝现象:根据m1、m1和快、慢扩散 (a)m1、 SiO2中慢扩散:B (b)m1、 SiO2中快扩散:H2气氛中的B (c)m1、 SiO2中慢扩散:P (d)m1、 SiO2中快扩散:Ga 2.5 热氧化的杂质再分布 2.5.2 再分布对Si表面杂质浓度的影响 影响Si表面杂质浓度的因素: ①分凝系数m ②DSiO2/DSi ③氧化速率/杂质扩散速率 1. P的再分布(m=10) CS/CB:水汽干氧 原因:氧化速率越快,加入 分凝的P越多,且P是慢扩散; CS/CB随温度升高而下降:P向Si内 扩散的速度加快。 2. B的再分布(m=0.3) CS/CB:水汽干氧 CS/CB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原因:扩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提 高,加快了Si表面杂质损 耗的补偿。 改正:图2.23中纵坐标CB/ CS应为 CS/CB 2.5 热氧化的杂质再分布 2.6 薄氧化层 ULSI工艺中,栅氧化层小于30nm; D-G模型:当厚度小于30nm时,对干氧氧化不准确(对干氧氧化速率估计偏低); 对水汽氧化精确。 2.6.1 快速初始氧化阶段 干氧氧化:有一个快速 的初始氧化阶段,即 x0*=(23±3)nm t*=(A/B)x0* 氧化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湿氧和水汽氧化:t*=0 2.6.2 薄氧化层的制备 ULSI对薄氧化层的要求: ①低缺陷密度;②抗杂质扩散的势垒特性;③低界面态密度和固定电荷;④热载流子和辐射稳定性。 解决方法: 1.预氧化清洗:RCA工艺(标准清洗工艺) ①H2O-H2O2-NH4OH:去除有机沾污及Ⅰ、Ⅱ族金属沾污 ②HF:漂洗① 中产生的SiO2 ③H2O-H2O2-HCl:去除重金属杂质 2.6 薄氧化层 2.改进氧化工艺:高温(900℃)快速氧化 界面态、固定电荷、氧化层陷阱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提高了载流子迁移率、抗辐射、抗热载流子效应的能力,改进了可靠性。 3.化学改善氧化工艺:引入Cl、F、N2、NH3、N2O ① N2、NH3、N2O的作用: N2(NH3、N2O)+ SiO2 → Si2N2O ∵Si-N键比Si-H键强度大 ∴可抑制热载流子和电离辐射缺陷; N2O基工艺的优点:工艺简单;无H。 ②F的作用:填补Si-SiO2界面的悬挂键,抑制热载流子和电离辐射产生的缺陷;可使界面应力弛豫。 2.6 薄氧化层 4. 多层氧化硅: SiO2/SiO2,SiO2/Si3N4,SiO2/HfO2 , SiO2/Si3N4/SiO2; ①采用CVD法淀积SiO2、Si3N4、HfO2 优点:不受Si衬底缺陷影响;低温; ②缺陷密度明显减少 原因:各层缺陷不重合 ③Si-SiO2界面的应力接近零 原因:各层间的应力补偿 ④增加了薄膜的ε,提高了抗B透入能力。 2.6 薄氧化层 2.7 Si-SiO2界面特性 (参考史宝华著《微电子器件可靠性》,西电出版社) SiO2内和Si-SiO2界面处,存在四种界面电荷 ①可动离子电荷:Qm(C/cm2),正电荷,如Na+、K+; ②氧化层固定电荷:Qf(C/cm2),正电荷,如Si+、荷正电的氧空位; ③界面陷阱电荷:Qit(C/cm2),正或负电荷,如Si的悬挂键; ④氧化层陷阱电荷:Qot(C/cm2),正或负电荷。 界面电荷的危害:在Si表面感应出极性相反的电荷, 影响MOS器件的理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章糖代谢与运动总结.ppt
- 第二章糖类总结.ppt
- 第三章短期个体风险模型方案.ppt
- 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originofmetazoa方案.ppt
- 第二章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网总结.ppt
- 第三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方案.ppt
- 第三章发动机的燃料特性方案.ppt
- 第三章发酵工业培养基方案.ppt
- 第三章发酵液的预处理与菌体的回收方案.ppt
- 第三章发酵液预处理方案.ppt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