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2012分解.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性食品营养 (五)薯类营养素分布P167 1.淀粉为主要成分,淀粉工业的主要原料 2.木薯维生素很丰富,山药多糖,土豆多酚高,红薯含糖高;山药多糖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 3. .是相对安全的食品 红薯淀粉生产 二.杂豆的营养 1.品种 绿豆、红小豆、豇豆、豌豆、蚕豆、芸豆、菜豆等,平均每年出口50万吨。其中出口到日本的达10万吨以上。 2.与大豆的营养区别 大豆的蛋白质40%,氨基酸组成是比较平衡合理,杂豆的蛋白质在百分之13-22%,脂肪含量低于大豆;淀粉20-50%,氨基酸构成不像大豆那么合理。 3.营养特色 绿豆 清热解毒,减肥 豌豆 美容去斑,通乳 芸豆 降血糖,减肥。莲蓉豆馅 鹰嘴豆,降血糖 二.不同水果的营养特点 1.柑橘类 橘子、庐柑、柠檬、柚 VC高,预防和治疗坏血病,降低胆固醇,粘度下降 。抗衰老比药好 2.浆果类 葡萄、桑椹、沙棘、猕猴桃,香蕉及草莓。花青素多,香蕉除外。VC高,葡萄/香蕉除外。香蕉的K高,淀粉、糖高,寒凉。 3.核果类 桃、李、杏、梅同水果,除杏富胡萝卜素外,其它均不突出,桃、李、杏都含有较多的铁 。李-草酸。 4.仁果类 山楂,梨、苹果。 膳食纤维丰富, VC较高 5.瓜果类 糖分,果胶,类胡萝卜素 水果VC丰富。有机酸丰富P171 动物类食品的营养 第三节 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 见P179-182 * *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第二章各类食品营养 王常青 食品按来源可分为三类 1 2 3 动物性食品 植物性食品 其他食品 糖 酒 油 调味 茶等 粮谷类 豆类 薯类 蔬菜水果类等 畜禽肉类 奶类 蛋类 水产品类等 中国营养学会把我国食物分为五类 1 2 3 4 5 粮谷类及薯类 豆类及其制品 蔬菜水果类 动物性食物 纯热能食物 类型 大宗粮食:水稻(大米),小麦,玉米, 小杂粮:大麦,荞麦,燕麦,小米,高粱,薏苡米. 薯类(包括马铃薯、红薯、木薯等)等. 共性 1)我国人群的主食(占膳食重量50%以上),能提供热能的50-70%,占Pro 的50-60% 2)提供部分膳食纤维,无机盐、B族Vit. 3)加工烹调方法对营养素含量有影响 谷薯类食品营养价值P164 一、结构/营养素分布 (一) 谷类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 谷类种子形态大小不一,结构基本相似,谷皮外,均由糊粉层、胚乳、胚芽3部分构成。分别占谷粒重量的13-15%、83-87%、2-3% 1.谷皮 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组成,含较高灰分。 (二)谷类的营养 1.蛋白质约7.5-15%,小杂粮Pro多大于 10%. 大多赖氨酸缺乏. 2. 主要为淀粉,含量约50-70%。淀粉又分为直链和支链两种. 江米,黄米,糯玉米等支链接近100%.不适合糖尿病.小杂粮抗性淀粉较多,不易消化 2.糊粉层(aelurone layer) 介于谷皮与胚乳之间,含较多磷和丰富的B族Vit及无机盐,有重要营养意义。在碾磨时易与谷皮同时脱落而混入糠麸中 3.胚乳(endosperm) 是谷类的主要部分,含大量淀粉和一定量的Pro 4.胚芽(embryo) 位于谷粒的一端,富含Fat、Pro、无机盐和Vit E. (五)Vit 5 Vit 糊粉层和胚部:含Vit B1、B2、烟酸、B6 泛酸等,不含Vit C,是膳食中B族Vit的 重要来源.精度越高,胚芽、糊粉层损失越多。 玉米、小米,黄米中含有少量的胡萝卜素 玉米的烟酸为结合型,主食加工不当-赖皮病 6. 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7. 黄酮化合物,多酚在谷物的糊粉层较多。P166 3.脂类 约1-4%,大米、小麦约1-2%,玉米、小米可达4%.主要在胚芽,糊粉层. 优质油料维E丰富 4.矿物质 1.5-3%,主要在谷皮、糊粉层中.主要是钙、磷,多以不溶性植酸盐形式存在 三、加工等影响 (一)加工 (三)加工对谷类营养价值的影响P180 1 谷类的加工 85米 75米, 80粉,90粉 Pro、Fat、无机盐、维生素多分布在谷粒的周围和胚芽内 出米(粉)率低?感官口味好,糊粉层、胚芽损失多?营养素损失多(尤以B族Vit明显) 出米(粉)率高?产品粗糙、感官口味差、纤维素、植酸高?消化率低 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价值 第三节豆类/制品营养 一、豆类/制品 一、大豆类及其制品 1.大豆的营养成分 P1671)Pro约35-40%,--优质蛋白,降胆固醇作用 2)脂类 约15-20%,其中PUFA占85%,以亚油酸最多(50%),维生素E. 1.64%的磷脂(卵磷脂的保健功能),量决定效果 3)CHO 约25-30%,其中50%为可利用的淀粉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