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古典国际贸
第五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重商主义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第三节 相对优势理论 第四节 相互需求理论 第五节 贸易获利 第一节 重商主义 1、背景知识 重商主义经济学时代:14世纪末到18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17世纪下半叶开始瓦解。这一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及整个远东地区搜寻着黄金;黄金这两个字变成了驱使西班牙人远渡大西洋的符咒;黄金也是白种人刚踏上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追求的头一项重要的东西” 。 3、 重商主义的两个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的发展可分两个阶段: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 (1)早期重商主义 代表人物:斯塔福(William Stafford) 政策主张: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要保持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早期重商主义者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平衡论。 (2)晚期重商主义 代表人物:托马斯.孟(Thomas Mun ) 政策主张: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因此,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被称为贸易平衡论。国内金银太多还会造成物价上涨,出口减少,影响贸易差额。因此认为保存金银的最好办法是输出金银,用来从事更多的国际贸易。这不但不会使金银消失,而且使金银增加。现在的输出是为了将来更多的输入,这就是晚期重商主义“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的精辟结论。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称《国富论》),书中对重商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英国资产阶级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经济力量得以壮大,不再需要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要求实现自由竟争和自由贸易。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映。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 Absolute advantage 一个国家生产同一单位的某种商品所使用的资源少于另一个国家,则该国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假定世界上只有葡萄牙和英国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布和葡萄酒。 布(1单位) 酒(1单位) 葡萄牙 2 小时 1 小时 英国 1 小时 2 小时 葡萄牙在生产酒上有绝对优势,英国在生产布上有绝对优势。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没有贸易时 英国3小时:1单位布+1单位酒 葡萄牙3小时:1单位布+1单位酒 2单位布+2单位酒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国际分工 英国3小时:3单位布+0单位酒 葡萄牙3小时:0单位布+3单位酒 3单位布+3单位酒 分工:社会总产量提高了。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再交换:英国用1单位布换葡萄牙1单位酒 英国3小时:3单位布+0单位酒 2单位布+1单位酒 葡萄牙3小时:0单位布+3单位酒 1单位布+2单位酒 都比独自生产2种产品得到了更大好处。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如果其他国家提供的某种商品,比我们自己生产更便宜,那么,与其我们自己来生产他,还不如输出我们最擅长生产的商品,去跟外国交换。” 比如苏格兰可以在暖房中种植葡萄,酿造出上等的美酒,但它的成本比国外要贵30倍。这种情况下,如果为了鼓励在苏格兰生产酒类,而禁止所有外国酒的进口,显然是愚蠢的。这正如裁缝不想自己做鞋子,而要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愿意自己做衣服,而要雇佣裁缝制作。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介评: 主张自由贸易,主张市场经济,提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局限性。 ◣斯密的绝对优势说暗含了这样一个假设,就是参加贸易的双方,至少各有一种具有优势的商品,能在国际间销售。但如果一个国家所有的商品生产,相对于另一个国家都处于劣势,那么,这两个国家之间还会有国际贸易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 第三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英语选修一第三单元A卷.docx VIP
- 淡水鱼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麻醉管理.pptx VIP
- 深圳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监督抽查常见问题汇编(第2版).docx
- 美国微机保护装置SEL-351A使用手册_20001006.pdf VIP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舌体多特征识别与裂纹舌量化评估体系构建.docx
- 2025年广东省基层住院医师线上岗位培训(口腔学)《牙体牙髓病》专业课答案(5).docx
- 2025-2030中国红糖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研究报告.docx
- 欧姆定律基础练习题.pdf VIP
- 2018年-2020年托业考试语法考点全汇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