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国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之路
第七章 德国问题与欧洲安全 第一节 德国赔款问题 列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分歧 围绕战后德国赔款问题,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以及战胜国内部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法国想借机尽量削弱德国 英国不希望德国被过分削弱,曾提出削减德国赔款总额,但遭法国拒绝 美国希望借机插手欧洲经济事务 德国因经济困难而难于履行赔款 鲁尔危机 1923年1月,法国借口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联合比利时出兵占领鲁尔工业区 德国对此消极抵抗,使法国掠取鲁尔工业区资源的成本上升,而占领费开支成为一大负担 在英美两国同时对法德施压力的情况下,历时九个月的鲁尔危机结束 此后,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主导权 第二节 欧洲安全问题 欧洲安全保障问题的提出 欧洲安全保障的要求最先由法国提出,为的是防止德国崛起对法国的威胁,希望签订一个保障德法边界安全和东欧盟国安全的条约 英国起先对此态度冷淡,但在德国与苏俄接近的情况下,英国转而与德国开始酝酿一项国际公约,以对法德边境提供安全保障为条件,促使法国撤出莱茵区,推动德国加入国联 《洛迦诺公约》 1925年,英、法、德、意、比、捷、波缔结《洛伽诺公约》,规定: 维持德法、德比边界现状 德国与法、比、波、捷四国签订仲裁条约 法国与波、捷两国分别签订相互保证条约 在此基础上,协约国同意德国加入国联 公约使德国恢复与其他列强的平等地位,但其安全保障条款经不起推敲,为德国日后扩张埋下隐患 国际联盟的裁军活动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列强在国联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裁军活动 由于各国分歧很大,这些裁军活动均流于形式,未能达成实质性协议 《非战公约》 《非战公约》经法国提议、美法谈判,于1928年签署,至1933年共有63个国家加入该公约 公约虽然声明缔约国放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但列强均附有保留条件。事实上,公约根本没有制止此后的一系列战争 《伦敦海军公约》 《伦敦海军公约》于1930年签订,规定了各国在非主力舰上的吨位比例 公约使英国的海军实力相对于美国来说有所削弱,也为日本在亚太地区的进一步侵略扩张创造了条件 第三节 20世纪20年代苏联对外关系的发展 苏俄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1919年到1920年,协约国共对苏俄组织了三次武装干涉,但均以失败告终。 此后,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苏俄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开始出现和平共处的局面 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 1922年,热那亚经济会议召开,苏俄被邀请与会,建议促进苏俄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 在苏俄债务和私有财产问题上,会议陷入严重分歧 《拉巴洛协定》 由于德国在热那亚会议上遭到其他列强轻慢,因而撇开协约国,与苏俄签订了《拉巴洛协定》 规定双方放弃战争赔偿和国有化赔偿,恢复外交和领事关系,建立平等的贸易和经济关系 苏俄对华政策与1924年《中苏协定》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先后发表两次对华宣言,声明放弃沙俄在华一切特权,恢复与中国的正常关系 1924年,北京政府与苏联签订《中苏协定》。尽管《中苏协定》在外蒙古问题上具有一定局限性,但这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 * 《道威斯计划》 1923年,英、法、美、意、日等国通过了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道威斯计划》 该计划是对《凡尔赛和约》的重大修改 有利于德国工农业的恢复 使法国丧失德国赔款问题上的主导权 使美国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对欧洲事务有了较大发言权 《杨格计划》 1929年,以美国银行家杨格为主席的专家委员会提出了关于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新计划——《杨格计划》 该计划减少了德国赔款,撤销了协约国对它的财政监督。计划批准后,英法等国陆续从莱茵区撤军,为德国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创造了条件 胡佛《缓债宣言》与洛桑会议 1929年的经济危机使德国赔款问题和战债问题双双面临巨大危机 美国总统胡佛发表了《缓债宣言》 1932年举行的洛桑会议把德国最后的赔款总额定为30亿马克 希特勒上台后,完全取消了赔款义务 最后,赔款与战债问题都不了了之。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