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的诊断与临床应用 第一部分:概况 第二部分:EMG及NCV的临床应用 第三部分: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一、肌电图(EMG) (一)基本概念 EMG:指同心圆针电极记录的肌肉在安静状态下和不同程度随意收缩状态下各种电活动的一种技术。 狭义EMG:同心圆针电极或常规EMG。 广义EMG:同心圆针电极、NCV、F波、H反射、RNS、运动单位计数、巨肌电图、SFEMG等。 (二)EMG在临床的地位 EMG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延伸。 是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及基因等检测等技术不能取代的客观临床检测手段 (三)EMG的应用范畴 神经科、骨科、康复科、儿科、五官科、内分泌科、精神科、职业病、工伤鉴定等。 肌电图在大部分国家属神经科、骨科、康复科等 少数国家设独立科室(如瑞典) (四)国内EMG的状况 各地、各医院差别非常大,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 二、常用EMG检测的目的 1.常规EMG(同心圆针EMG) 鉴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 排除神经肌肉接头病变 反映部分MU大小形态等变化 2.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的测定 运动和感觉神经的传导功能 诊断和鉴别髓鞘和轴索损害 F波反映近端运动神经的功能 与EMG结合具有定位诊断价值 3.重复神经电刺激 (RNS) 了解NMJ的功能 诊断和鉴别诊断突触前膜和后膜的 诊断MG和LES的特异性手段 4.SFEMG 了解NMJ的功能 可鉴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 了解神经再生情况 了解MUAP内肌纤维的分布,记录范围的直径为300um 5.各种反射 H反射:S1神经根 瞬目反射:三叉神经和面神经通路 皮肤交感反射:植物神经功能 6.诱发电位(EP) 肢体感觉诱发电位(LSEP和USEP):肢体感觉通路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听觉通路 视觉诱发电位(VEP):视觉通路 事件相关诱发电位(P300):认知功能 三、EMG和NCV适应症和异常所见 EMG和NCV是神经系统的重要辅助检查,两者通常联合应用。 鉴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 排除神经肌肉接头病变 反映部分MU大小形态等变化 适应症:前角细胞以下病变,主要应用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病变的诊断。 2.EMG检查的临床意义 诊断和鉴别诊断(神经源性、肌源性、神经肌肉接头损害) 补充临床的定位诊断(H反射-S1神经根;肱二头肌和三角肌-C5-6;大小鱼肌-C6-7) 判断病情、疗效、估计预后 3.EMG的观测指标和异常所见 正常的EMG (1)静息状态:观察插入电位 针电极插入肌肉时引起的短暂电位发放 停止移动针电位时插入电位活动也迅速消失 于300ms左右恢复静息状态 (2)轻收缩状态:观察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MUAP) 它是单个前角细胞支配的所有肌纤维同步放电的总和。就MUAP的波幅,时限及多相百分比而言,不同的肌肉各有不同的正常值范围。(见汤小夫神经电生理学73-74页) (3)大力收缩状态:观察募集现象 即观察肌肉在大力收缩时运动电位的多少及发放频率的快慢 正常情况下大力收缩时肌电图上呈密集相互重叠的难以分辨基线的运动但动作电位,即干扰相。 异常肌电图 (1)插入电位的改变 插入电位的减少和消失:见于严重的肌肉萎缩、肌纤维化和脂肪组织浸润及肌纤维的兴奋性降低 插入电位的延长和增多:提示肌肉易激诺或肌膜不稳定,见于失神经支配和炎性肌病 (2)异常的MUAP 神经源性损害 MUAP: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多相波百分比增高 见于前角细胞病变、神经根、神经丛和周围神经 肌源性损害 MUAP:时限缩短、波幅降低、多相波百分比增高 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炎性肌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肌病 (3)异常的募集相 单纯相:指肌肉在大力收缩时,参加发放的运动单位数量明显减少在肌电图上表现为单个独立的电位,见于神经源性损害。 混合相:参加发放的运动单位部分减少,在肌肉大力收缩时相互重叠的运动电位的密集程度较干扰相稍有降低,基线部分可分辨,即为混合相,见于神经源性损害。 病理干扰相:肌纤维变性和坏死,使运动单位变小,在肌肉大力收缩时参加募集运动单位数量明显增加,表现为低波幅干扰相,见于肌源性损害。 (3)异常自发电位 纤颤电位 特点:多呈双相,起始为正相,后为负相,时限1-2ms、波幅20-200um、频率2-30Hz、声音为尖而高调的嗒嗒声,见于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 正锐波 特点:为一正相尖形主峰向下的双相波,形似“V”字形。时限10-100ms、波幅差异很大,一般为50-200uv,频率4-10Hz、声音呈遥远的雷鸣样音 束颤电位 特点:在安静时出现单个或部分运动单位电位支配肌纤维的自发放电,波形与正常运动单位电位类似,见于神经源性损害。 其他: 复合重复放电 肌颤搐 肌强直放电 神经传导速度(NCV)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田丽媛讲述.ppt
- 胶体化学第四章第一节课题.ppt
- 机械设计基础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讲述.ppt
- 机械设计基础第15章滑动轴承2讲述.ppt
-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诊断2016.3.4最新讲述.ppt
- 机械设计基础第15章滑动轴承讲述.ppt
- 急性胰腺炎护理查房讲述.ppt
-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多学时))讲述.ppt
- -胶体化学课题.ppt
-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讲述.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