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五单元2_质量守恒定律_ppt.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五单元2_质量守恒定律_ppt

化学变化的元素与原子 化学变化过程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是否发生变化呢? 探究活动 已知蜡烛中含有C、H元素,氧气含有O元素,你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来证明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中是否仍然含有这几种元素吗? 1、预测蜡烛燃烧的产物: 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 2、设计验证产物的实验方案: (1)点燃蜡烛; (2) 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 (3) 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 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填入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点燃蜡烛 2、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蜡烛含有H元素 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含有O元素 结论: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构成物质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实验1小结: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5-1: 实验5-2: 同学们累了!一起来听听歌。 化 学 方 程 式 * * * * * 专题五 单元二 质量守恒定律 板溪九年制学校 --------杨平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分成   重新组合    聚集成 想一想: 水通电分解是什么变化? 一、提出问题: 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也不改变,那么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呢? 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的现象,讨论实验结果: 1、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 现象: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气球鼓起后瘪掉,天平仍保持平衡 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进行实验 3 密闭体系 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砂? 2、玻璃管有何作用? 3、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4、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 细砂 玻璃管 气球 白磷 (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引燃白磷) (气球鼓起后瘪掉。气体热胀冷缩) (不能,由于气压过大,瓶塞易被冲出) 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纱? 2、玻璃管有何作用? 3、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4、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 M1        M2 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果: 实验2小结:   铁+硫酸铜→铜 +硫酸亚铁    ?????????????????????????????????????????????????????????????? M1    M2 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 铁钉表面变成红色,溶液颜色变浅 称量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反应物 生成物 镁+氧气 氧化镁 点燃 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要轻。 如何解释 在实验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 实验5-1: ???????????????????????????????????????????????????????????????? 在开放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M2 原因: 1、坩埚钳上残留一部分氧化镁。 2、实验过程中随白烟跑走一部分氧化镁。 实验5-2: > 实验5-1小结: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M2 在密闭容器中 实验5-2小结: = = 在密闭容器中 镁 + 氧气 → 氧化镁 M1 M2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