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推拿外治学术会议征文]
小儿推拿外治的源流、现状与发展
深圳市儿童医院 朱锦善
一、小儿推拿外治的源流
1、小儿推拿源流
小儿推拿,历史源远流长。战国时期,“扁鹊名闻天下,……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他还善于将针灸、按摩、热敷、砭刺等外治疗法融为一体。据汉代韩婴的《韩诗外传》记载,扁鹊运用推拿按摩结合针灸、汤药,成功救治了虢太子“尸厥”。
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初年的《五十二病方》和简帛中有不少推拿医学的内容,有刮痧法、搔法和摩法用于治疗小儿疾病的记载,这是最早记录小儿推拿的文献。“婴儿瘛者,目繲(斜)然,肋痛,息瘿瘿然,矢不化而青。取屋荣蔡,薪燔之而匕焉。为湮汲三浑,盛以杯。……因以匕周于婴儿瘛所,而洒之杯水中,候之,有血如蝇羽者,而弃之于垣。更取水,复唾匕浆,以如前。毋征,数复之,征尽而止。”
《黄帝内经》中有29篇涉及到推拿按摩,对于推拿按摩的起源、手法、临床应用、适应病症、治疗原理都有比较详细的阐述,记载的手法有推、按、摩、弹、揉抓等。
我国第一部推拿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已佚),据考证也是秦汉时期的著作。至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把按摩、导引、吐纳、针灸诸法相提并论,最先提倡“膏摩”疗法。
魏、晋、隋、唐时期,已有按摩专科,并设按摩博士、按摩师等职称。唐代,推拿按摩成为独立的一科而设于“太医署”内。《诸病源候论》、《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集中记载了推拿按摩在这一时期的杰出成就。(《肘后备急方·卷一·治卒腹痛方第九》)“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 则是捏脊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
宋《圣济总录》 “小儿门”对推拿按摩手法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可按可摩,时兼而用,通谓之按摩。按之弗摩,摩之弗按,按止以手,摩或兼以药,月按日摩,适所用也……世之论按摩,不知析而治之,乃合导引而解之。夫不知析而治之固已疏矣,又合以导引,益见其不思也。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开达则雍蔽者以之发散,抑遏则彪悍者有所归宿”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子和明代的按摩治疗非常盛行。《小儿按摩经》、清代刊印的专书有10种之多,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骆潜庵的《幼科推拿秘书》、夏的《幼科铁镜》、钱怀邨的《小儿推拿直录》、夏云集的《保赤推拿法》张振鋆等。这些著作《幼科推拿三字经派求真》22种疾病使用了外治法,其中灸法和药物外治各5条。《山海经》有“熏草,佩之可已疠”的记载。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载方283首,其中傅(敷)方70余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其邪,渍形以为汗”,即是利用热汤沐浴发汗的先例。《黄帝内经》还记载了浸渍、热浴、热熨、烟熏等中药外治法。
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记载的点药烙法、药摩顶法、吹喉法、舌下含药法、蜜煎导法等中药外治法多为首创,治疗脾胃病的金丝万应膏、“用温粉扑之”治疗服大青龙汤汗出过多。唐代孙思邈除用外治治疗常见内疾,还应用于急救,如《千金要方》载许胤宗治柳太后中风不语,用大剂黄芪防风汤熏蒸而苏醒。孙氏尤善用药物外治治疗小儿疾患,《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就收载了27种病症290条之多。晋唐之后,把敷药法与中医经络学相结合,创立了穴位敷药法。南宋时期《幼幼新书》中提到在配制点眼剂时,用新棉过滤,低温沉淀,取其上清液的制剂方法,反映了宋明医家的精湛的制剂工艺。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内治、外治并重,收载了涂、扑、擦、吹、含漱、口噙、敷、贴囟等数十种中药外治法。清代,《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多部中药外治专著问世。《急救广生集》为我国第一部中医外治专著,该书集清以前外治疗法之大成,详细介绍各种病症的外治方法,并强调“饮食宜忌”,“加时加谨”等,末卷附录了用药戒、制剂法等。中医外治专著《理瀹骈文》的出现标志着中药外治理论体系的形成。,该书还详细记载日光浴、蒸熏、火烤等多种物理疗法。《理瀹骈文》将众多外治方法统归“三焦分治”之下,创立了三部应三法,“约六经”、“察六郁”、“明升降”、“参针灸”寓法于理,理法合一、上下相应、纲目俱悉的外治体系。
当代,小儿外治法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张奇文教授的倡导下,1990年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提出了小儿外治上、中、下三部给药方法,并在山东膏敷疗法学术会议上提出编撰《中国膏敷疗法》的设想,历经十余载,这部膏敷疗法大成出版。张奇文教授主编的《中国灸法大全》近日又再版发行。这2部著作,是中医外治治疗学的重要著作。据粗略统计,近年来全国医药期刊杂志正式发表的中药外治文章已达3000余篇,外治专著有30余种。总之,中医外治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崭新的分支学科,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更为成熟和完善的时期。
二、小儿推拿外治的现状
1、小儿推拿的现状—主要流派
①冯氏捏积
冯氏家族于清朝末年创立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