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蒿坝村汇报研讨
2013. 11;;;4;;第一部分;7;;;分析结论
(一)村庄土地、水、旅游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合各种农作物及瓜果蔬菜生长。但主导产业不明确,布局散乱且与居住相混杂,在下一步规划中需要理顺。
(二)村庄现状居住条件以及村庄整体面貌与村庄整体经济实力以及村民实际收入不协调,迫切需要改造村庄面貌。
(三)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已有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在下一步规划中应完善其配套设施,明确村庄道路等级并对道路进行整治。
(四)村庄商业设施规模不大,在下一步规划中应提升现有商业设施规模。
(五)村庄旅游资源丰富,可旅游景点附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在下一步规划中应完善其基础设施。;11;一、规划定位
(一)定位分析
1、蒿坝村环境优美,村域内无污染型工业。?
2、蒿坝村土地肥沃,尤其是核桃最有优势,近几年来核桃长势正旺,如今已有较大的规模。?
3、蒿坝村现状养殖业(养鸡)已初具规模,可为今后发展规模化养殖奠定基础。?
4、蒿坝村村域内的王富沟溶洞远近闻名。
根据上位规划及本村实际情况,形成以种植业(核桃)为主导产业,以休闲旅游(溶洞)、制种业(玉米)、养殖业(乌鸡、大鲵)、农产品推广、销售、运输等配套服务业为辅助产业的经济格局。
(二)村庄定位
规划以村庄实际为出发点,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关键要素整合,旨在打造生态与人文和谐、现代农业与城郊乡村旅游业联动发展的美丽乡村,尽显农村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产生活之美。
综合上述因素,本次规划确定村庄定位为:生态旅游型乡村。;;(三)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第三部分;第三部分;17;一、规划理念;三、用地及人口规模; 蒿坝村最终形成“一轴一核,多区相融”的空间结构,功能上以居住为主,兼顾展示农产品。
“一轴”:村庄东西向通村公路郭青公路,为主要发展轴线;
“一核”是村庄村委会院前广场,为村庄综合服务中心;
“多区”:分别以居住为主的村民居住区,以服务为主的公共服务设施区,以养殖为主的特色养殖区。
;五、土地使用规划;六、总体布局; 1、道路等级
规划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及村庄内道路的情况,将村庄内道路分为四级:
县级道路:原有的过境郭青公路,蒿坝村重要的对外交通联系道路。
村庄主要道路:主要依托原有生产组团之间的联系道路,蒿坝村内部联系各个组团之间车流和人流的主要道路。
村庄新建小区道路:联系小区内各个住宅之间的联系交往。
村庄宅前道路:各组团内部联系村庄次要道路与各村民住宅入口的道路。;八、绿地系统规划; (一)行政管理服务设施
行政管理服务设施应结合居住用地合理配置,村庄内已有村委会综合活动中心一处,内有村委会、警务室、书屋等服务设施。规划完善其配套设施。
(二)教育设施
村内有中心小学一所。
(三)医疗卫生设施,
蒿坝村卫生所位于村庄南侧,占地面积277㎡;村庄北侧有一处红十字博爱卫生院,占地面积766㎡。
(四)养老设施
村庄已有老人所一处,面积94㎡,位于村庄蒿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处。针对蒿坝村老龄化严重问题,在村庄已有老人所的基础上结合养老设置老年人活动室,及室外活动场地,规划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内设置室外活动场地,建筑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
;26;(1)供需平衡
蒿坝村规划期末需水量为87.56立方米/日。结合供水站现状设施,仅对其水源井深井泵进行改造更换,完善消毒系统,现状供水水源井均能保证供水规模90立方米/日,水源均采用地下水,满足供需水基本平衡。; (一)排水量预测
1、污水量
村庄规划生活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0%估算,则本次规划平均日生活污水排放量为70立方米/日,日变化系数取1.5。
(二)排水规划
1、污水系统规划
规划在村庄东南侧布置氧化塘(沉淀池)处理生活污水,用地面积400平方米。污水经氧化、沉淀处理后排放,规划污水管道管径为d250mm。布置详见污水总平面规划图。管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选用玻璃钢夹砂排水管。;(一)雨水量预测
1、雨水量.
就近采用为汉中市暴雨强度公式雨水量Q=0.6*F * q (升/秒)
主要设计参数:
Q一一雨水设计流量(升/秒)
q一一设计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p一一设计重现期(年),取1年
t一一降雨历时(分钟),t=t1+mt2,其中t:为地面集水时间(分钟),取10分钟,t2为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分钟),m为折减系数暗管取2.0,明渠取1.2。;(一)负荷预测:
本次规划用电负荷预测采用户均用电负荷指标法进行计算。考虑到随着家用电气设备的普及,目前村内各户多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