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4.1积贫积弱的北宋 Word版含解析
一 积贫积弱的北宋
一、选择题
1.宋太祖下列改革措施中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 )
A.行政权改革——机构重叠——财政困难
B.财政权改革——机构臃肿——财政困难
C.军权改革——兵将不识——战斗力削弱
D.军权改革——藩镇消失——外部威胁解除
解析:藩镇消失与外部威胁解除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D
2.北宋中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政府却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其原因不包括( )
A.每年送给辽、西夏“岁币”
B.地主采取各种手段隐瞒田产
C.冗官、冗兵导致财政困难
D.积贫积弱局面形成
解析:北宋政府的财政困难主要是由地主隐瞒田产、北宋向辽、西夏输纳“岁币”及“冗官”“冗兵”导致财政开支浩大等原因造成的。D项是北宋财政困难的结果,而非原因。
答案:D
3.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 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经高达11 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 500多万缗,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生产积极性
B.地主兼并土地,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C.采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机构臃肿
D.统治者对外扩张,军费开支巨大
答案:C
4.北宋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
解析:北宋统治者认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和财产是为国家守财,可以便于筹集军费,所以选C项。
答案:C
5.“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这段话反映的是( )
A.北宋与辽的友好往来 B.北宋向契丹送“岁币”
C.宋辽之间的贸易往来 D.北宋要辽交纳贡金
解析:由“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可以断定,此材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北宋统治者通过签订屈辱的盟约,向契丹送“岁币”,以换得暂时的安定。
答案:B
6.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这从反面证明了( )
A.分权、强兵弊端无穷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加强中央集权弊大于利
D.机构改革要量财力而行
解析:“三冗”局面的出现导致国家积贫积弱,财政入不敷出,这从反面证明了精兵简政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A、C两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以偏概全。
答案:B
7.《梦溪笔谈》记载:“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馑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又召诸佛寺主守,谕之曰:‘今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
A.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B.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C.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解析:从材料中“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可以看出,范仲淹采取的救灾措施是直接救济;从“今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可以看出其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答案:B
8.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
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其中心措施就是整顿吏治。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所以此民谣广为流传。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
年代收入(贯)支出(贯)真宗天禧末年(1021年)15 085万余12 677万余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12 625万余“所出无余”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 613万余12 034万余
材料二 由于宋初制度的针对性过强,“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制定时主要从消极方面考虑,尽量预想可能导致动乱的各种因素,加以事先防范,而并非从积极方面考虑使国家机器如何最有效、最合理地发挥作用。久之旧弊虽防,新弊渐生,积重难返,国势不振,出现了严重的统治危机,则又非宋初君臣始料所及。
北宋禁军数量示意图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概括北宋初年“旧弊虽防,新弊渐生”的具体表现。
参考答案:(1)现象:北宋政府财政收入逐年减少,支出却很大,到11世纪中期,支出超过收入,出现财政危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2阿房宫赋(名师导课)(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2阿房宫赋(第二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0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3谏太宗十思疏(名师导课)(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3谏太宗十思疏(第二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4种树郭橐驼传(名师导课)(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doc
-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24种树郭橐驼传(第一课时)(人教版第二册).doc
- 语文:高二作文写作教程:前 言.doc
- 语文:高二作文写作教程:第一章 奠定作文基础——感悟生活.doc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4.2王安石变法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6.2中兴埃及的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7.1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5.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6.1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7.2自上而下的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8.3迅速崛起的日本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8.1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9.1酝酿中的变革 Word版含解析.docx
- 【南方新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8.2明治维新的举措 Word版含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