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助人行为.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助人行为 ;一、助人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二.助人行为的理论观点 三.情景因素:助人何时发生 四.助人者:谁最可能提供帮助 五.受助者:谁最有可能获得帮助 六.接受帮助的体验;;车祸中救人;美国纽约-1964;助人行为分为利他行为和具有意图的助人行为 利他行为(altruism):无个人动机,不期望回报的助人行为. 具有意图的助人行为:出于自己利益的助人行为。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更广泛的概念,包括任何类型的帮助或想要帮助他人的行为,而不管助人者的动机是什么。 分享、捐献、合作、同情、安慰 ;;1、决策理论 2.学习理论 3.进化的观点;;1、决策理论 -知觉到需要;海滩 (1)贵重物品放在岸上,去游泳 20% (2)贵重物品让邻近的人保管,去游泳 95% 万圣节 (1)每个孩子负责自己送糖果 (2)有一个孩子负责送糖果 (3)没有一个孩子负责 ;考虑帮助他人潜在的所得和损失 所得(收益)>损失(成本) 时间、精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 普遍的价值观念或道德标准 在自己能够提供帮助的情况下应该给予帮助;直接帮助还是间接帮助 打架/打劫:直接上去制止;报警 有人受伤:去救;叫救护车;学习 儿童被教育要帮助他人; (1)强化: 助人,受表扬;不助人,受批评 怎么表扬呢? (1)我猜你是愿意助人的孩子。是的,你是非常好、爱帮助人的孩子(人格) (2)你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这很好。这是非常好的助人行为(一般表扬) (3)如果愿意,你可以把自己的玩具给其它的孩子玩,这并非是必须的。;(2)观察学习 好孩子,你太好了。 你真够傻的,把东西送给别人 也不批评也不表扬 ;大鼠、狒狒、海豚、夜莺 助人的个体牺牲自己,助人的基因怎样遗传呢? 助人的规则(基于动物助人行为提出) (1)最愿意帮助与自己基因相似的个体 (2)健康的后代给予更多帮助 (3)母亲给予的帮助最多 能否运用于人类备受争议。 无法解释对陌生人的无私帮助 Oseola McCarty(奥西奥拉·麦卡蒂) ;一、助人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二.助人行为的理论观点 三.情景因素:助人何时发生 四.助人者:谁最可能提供帮助 五.受助者:谁最有可能获得帮助 六.接受帮助的体验;2012,女子遭遇抢劫被刺伤 向围观群众求救无人肯帮忙 2009,女子多次求救行人无人助 被连刺六刀身亡 2007,女子凌晨跳河 母亲四处求救无人帮忙 ;1.他人存在 旁观者效应,旁观的人越多,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越小。 证据 实验室,填写问卷,放烟雾;一个;多人 现场,超市中目击偷东西;一人;多人 解释: 决策理论 ①知觉到需要②个人责任③评价忧虑 ;2.环境条件 阳光明媚还是阴霾的雨天? 漆黑的小道还是灯火通明的大街? 乡村还城市?;阳光灿烂和气温舒适 白天而不是夜晚;Amato(1983)澳大利亚,55规模大小不同的城市;Darley Batson(1973) 听讲座: (1)讲座马上开始,快迟到; (2)时间随意,离讲座开始的时间还早 路上遇到从楼梯上摔下来的同学 结果:时间匆忙,10%;无时间压力,63%;1.暂时性情绪 (1)积极情绪 有助于让我们帮助他人 做了好事可以让我们继续感觉很好。 (2)消极情绪 过多的关注自身的坏情绪,降低助人 帮助别人可以减少坏情绪 2.助人动机,移情与个人痛苦 ;2.助人动机,移情与个人痛苦 (1)个人痛苦(Personal distress)指我们 自身对于他人困境的情感反应 (震惊、惊骇。恐慌、焦虑担心或无助) (2)移情(empathy):指体会他人痛苦的感受或见解,分担他人的痛苦,对他人同情和关心的感觉。(利他行为的动机) Toi Batson,1982 高移情条件下,71%的人愿意提供帮助 低移情条件下,33% ;3.助人者的人格 (1)认为自己是强壮的,有能力去帮助他人 阻止罪犯 (2)责任感强,同情心 二战中救犹太人 (3)外部动机-内部的动机 献血;1.帮助我们喜欢的人 (1)外貌有吸引力的人 邮筒外的信件(高吸引力,47%;没吸引力,35%) (2)相似性高 2.帮助值得帮助的人 归因理论:①可控因素②不可控因素 缺课 归因也影响对需要帮助人的情感反应 ;1.归因理论:对自尊的威胁 Graham Barker (1990) 不可控的因素,需要帮助-不会影响自尊 自己能力不足-对自尊的威胁会妨碍求助 ;2.社会交换理论:收人恩惠的成本 礼尚往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良性交换-得到帮助,能够回报—感激 不良交换-无法回报—亏欠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