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地质构造及地貌;概念;火山活动;●格陵兰:与欧洲之间的距离在47年中(1823-1870)增加了420米。
●喜山:300万年上升6000米,在北坡4000米处发现海洋鱼龙化石。
●泰山:100万年升高了500多米,平均1mm/2年。
;阿尔金断裂造成的水系向同方向偏转现象(卫星图片);;按构造地貌的规模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各级构造地貌的联系:
它们在成因和体系上相互联系,低级的构造地貌从属于高一级别的构造地貌,构成有规律的构造地貌体系。;第一节 全球构造地貌 ;(一)大陆特征 ;(二)大洋特征;二、大陆与大洋成因;1、地壳均衡说:
陆壳:
上层:沉积岩(变质岩),厚度为0-15km;
中层:花岗岩层,厚度为10km;
下层:玄武岩层。;洋壳
上层:松散沉积层(很薄)
中层:火山岩层
下层:玄武岩层。;1.地壳均衡; 英国学者普拉特(1854)认为,在地球某一深度上“浮”着的地壳, 密度是不均一的,但地壳下有一均衡面,这个面是一个平面。为了保持均衡,均衡面以上,密度较小的地段,地势就高;而密度较大的地段地势较低。;艾里(1855)则认为:地壳下的均衡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有起伏的。但均衡面上的物质密度相同。认为“浮”着的地壳象是漂在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海面较多的冰山必定在水里浸没的越多,所以高大山脉必定有插入地幔的深“根”。;而实际情况是,地壳下面的均衡面既是起伏的,同时物质又是不均一的。实际地壳均衡63%是艾里模式来成,而37%由普拉特模式进行。;2.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说;最初主要建立在大西洋两岸地形有较好的拼合关系的基础上。;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大陆漂移说的内容;最初使魏格纳萌发大陆漂移说思想的是大西洋两岸地形可以较好地拼合在一起这一现象。;;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1965年,英国地球物理学家布拉德用计算机以数学模拟的精确方法,对两岸地形拼接。拼接结果两岸吻合误差1°。 ;古生物的证据:; 中龙(C-P淡水生活的爬行动物): 巴西(南美)、南非 C-P湖沼地层均有。;大陆漂移说认为当时是联合古陆,因此有相同的陆生生物化石是很正常的。;地层与构造连续;古冰川证据 ;若按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这些现代分割的大陆同属南方冈瓦纳古陆,位置靠近南极,因此,整个大陆发育大陆冰川。;;但大陆漂移学说由于种种缺陷一直没有被接受,到20世纪中叶,由于深海钻探的发展,大洋研究的深入,发现海底扩张。;海底扩张说的内容 ;地幔环流的上升流处形成洋脊,来自深处的岩浆反复从洋脊的裂谷处涌出冷凝后形成新洋壳,洋壳驮在软流圈上随环流向两侧漂移。因此新洋壳在洋脊处不断生长,向两侧扩张,越老的洋壳距洋脊越远。
环流的下降流处形成海沟,岩石圈在此发生断裂(海沟)。;在海底扩张和大陆漂移的基础上,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并用其解释大陆海洋的成因的问题。
;A.板块的概念;B.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岩石圈的各个板块在软流圈上缓慢飘移,碰到其它板块时就互相挤压。在洋脊处板块扩张增生,海沟处压缩消亡,以保证地表面积不变。
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地幔对流。;地幔热对流,由于地幔对流,上升流处为洋脊,下降流处为海沟,其间岩石圈板块,象驮伏在传送带上,向两侧运动。 ;;;扩张型边界
板块相背移动、逐渐分离,又称为分离型或增生型边界。;挤压型边界 ; 挤压型边界;挤压型边界;转换断层型边界 ;怎么解释?;思考讨论:;第二节 大地构造地貌 ;喜马拉雅山脉:;太行山;;;科罗拉多大峡谷;东非大裂谷,纵贯非洲东部,全长约6400KM,在非洲大陆上长约4000KM。它包括一系列南北向裂谷和湖盆,沿线多高大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地震亦频繁。;二、大洋区;东太平洋底下的一段中脊的地形图;洋中脊是洋底扩张的中心和新地壳产生的地带。热地幔物质(熔融岩浆)沿脊轴不断上升,凝固成新洋壳,并不断向两侧扩张推移。;洋脊的特征: ;2. 深海盆地;3.深海平原和深海丘陵;深海丘陵;三. 大陆-海洋过渡区巨地貌;岛弧 :大陆边缘连绵呈弧状分布的一长串岛屿。主要由钙-碱性火山岩和深成岩组成,有较强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岛弧;岛弧成因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大洋岩石圈随着地幔对流从洋中脊生长扩张,而在相应的活动大陆边缘俯冲潜没,岛弧就是大洋板块俯冲潜没过程中上冲的一侧隆起所造成的。;海沟; 边缘海盆地:岛弧内侧与大陆之间的海域称为边缘海,边缘海中的深海盆地,叫边缘海盆地。它位于岛弧与大陆之间,其内有不同厚度的主要来源于大陆与岛弧的沉积物。
;2. 大陆架地貌;大陆架的形态特征和地貌特征
a.地形平坦,微向海倾斜,坡度较大不超过1-2°
b.水深200m。宽度不一,平均70km。
c.由于大陆架是大陆的一部分,曾出露呈陆地,其上有许多陆上地貌。;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