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资料打包; 【高频点纲要】
?1.世界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1)环太平洋灾害带。
(2)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
地区、形成原因、主要危害和防御措施。;课时资料打包;考点一;一、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1. 四个地震带
世界上经常发生地震的地点实际上都集中在一些
带状区域,被称为地震带。地震带往往与活动性
很强的地质构造带一致。在全球范围可以划分出
四个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
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和大陆裂谷地震
带,它们都与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界关系密切。
; 2.两大灾害带
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两条巨型的灾害带上,即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如下表所示:
;灾害带;灾害带;二、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与分布
;类型;类型;三、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地域分布和原因
;灾害种类;;;;;;1.(2008·海南高考)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解析:我国洪涝灾害是多发灾害之一,经常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考查本知识点,有利于让学生了解这一灾害的形成原因、防御措施,为生产、生活服务。(1)形成洪水灾害的原因由两个因素决定,即气候和地形,因此,从这两个方面回答即可。(2)减小洪涝灾害,只要降低河流的水位就行,而蓄洪区分洪、水利枢纽工程、入海新河道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答案:(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
(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
;考点二;一、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1.遥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主要作用
(1)通过电视屏幕上的大气云图可以看到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
(2)利用遥感影像可以迅速地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难以察觉的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
;(3)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可展现遥感作为灾害监测“千里眼”的优越性。
(4)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对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以及是否复发进行监测。; 2.全球定位技术在减灾防灾中的应用
近年来,GPS技术在减灾防灾领域的应用方面发展迅速,主要用于交通导航、绘制地图、火灾跟踪、人员救生、地震监测等方面。
; 3.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GIS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1.自然灾害的防御
(1)非工程性防御: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主要有三种方式:
;方式;方式;(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硬件”和“软件”的差别。
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
;2.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1)洪水应急措施
①尽量逃向高处,爬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
②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2)风灾自救的重点是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3)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泥厂余热锅炉调试报告.pdf VIP
- 2024-2025年中国铁氧体软磁材料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秋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docx
- 我眼中的中国平安.docx VIP
- 公路工程沥青新旧试验规程差异对比解读-JTG 3410-2025.pdf VIP
- 《气体传感器简介》课件.pptx VIP
- 自治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提纲(试行).doc VIP
- 粘贴钢板加固施工方案.docx VIP
- 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2025).docx VIP
- Fisher阀门结构与维护.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