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舒肝与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2例临床观察.doc
舒肝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2例临床观察.txt-两个人同时犯了错,站出来承担的那一方叫宽容,另一方欠下的债,早晚都要还。-不爱就不爱,别他妈的说我们合不来。
舒肝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2例临床观察
更新日期:2009-06-13 点击:
潘金辉 黄坚 黄文锋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法;舒肝和胃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以上腹部不适伴腹胀、早饱、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为主的临床综合征。自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自拟舒肝和胃汤加减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2例均为1997~1998年期间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22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57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5岁;病程<1年者30例,1~5年者76例,>5年者16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61岁;病程<1年者16例,1~5年者29例,>5年者5例。
1.2 临床辨证分型
治疗组中脾胃虚寒型40例,肝郁气滞型43例,脾胃湿热型22例,寒热错杂型17例;对照组中脾胃虚寒型16例,肝郁气滞型18例,脾胃湿热型10例,寒湿错杂型6例。
1.3 诊断标准
根据1987年芝加哥国际专题工作会议确定的标准。①具有反复发作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饱胀、泛酸、嗳气、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状,病程超过4周;②内镜检查排除胃粘膜糜烂、溃疡及肿瘤等器质性病变;③实验室、B超、X线等检查排除肝胆胰等器质性病变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患者。
两组所观察的病例均经临床确诊,且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中医辨证分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舒肝和胃汤:柴胡、白芍、砂仁各8g,法半夏15g,枳壳、藿香、厚朴、佛手、槟榔、莪术各10g,党参20g,白术18g,生姜2片。脾胃虚寒去生姜加干姜、肉桂、高良姜、附子,气滞者加青皮、乌药,湿热盛者加黄连、茵陈,瘀积者加延胡索、五灵脂,呕吐者加旋复花、白蔻仁。
2.2 对照组
吗叮啉10mg,3次/d;谷维素20mg,3次/d;维生素B120mg,3次/d。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以服药4周为限)采用半定量法,即对8大症状分轻、中、重三级(无症状为0分;偶尔出现,轻度为1分;经常出现,中度为2分;持续存在,严重为3分)评出治疗前后总分,求出疗效指数以判定疗效。测算公式如下:
显效:疗效指数>75%;有效:疗效指数25%~75%;无效:疗效指数<25%。
3.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近期疗效比较,参见表1~表2。
表1 两组主要症状治疗前后比较
上腹不适 腹胀 早饱 嗳气 泛酸 嘈杂 恶心 呕吐
治疗组 治前
治后 122
31 98
15 62
15 104
22 49
20 15
4 49
9 12
1
对照组 治前
治后 50
43 39
11 30
8 45
11 20
18 8
7 15
2 6
1
表2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组: 122 46(37.7) 66(54.1) 10(8.2)
脾胃虚寒 40 14(35.0) 23(57.5) 3(7.5)
肝郁气滞 43 19(44.2) 21(48.8) 3(7.0)
脾胃湿热 22 7(31.8) 12(54.5) 3(13.6)
寒热错杂 17 6(35.3) 10(58.8) 1(5.8)
对照组: 50 7(14.0) 24(48.0) 19(38.0)
脾胃虚寒 16 2(12.5) 7(43.7) 7(43.7)
肝郁气滞 18 2(11.1) 10(55.5) 6(33.3)
脾胃湿热 10 2(20.0) 5(50.0) 3(30.0)
寒热错杂 6 1(16.7) 2(33.3) 3(50.0)
表1示,治疗组的各种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对改善嗳气、恶心、呕吐效果尚可,但对其他症状改善不明显。
表2示,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中以肝郁气滞型疗效最优。
3.3 远期随访情况
我们对治疗有效的部分患者停药半年后随访,结果治疗组随访56人,不同程度复发21人,占38%;对照组随访12人,复发10人,占83%。对治疗组复发者仍按原法治疗,症状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4 讨论
FD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很高,其发病机制虽未完全阐明,但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胃动力障碍是主要原因[1]。当前以促动力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