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流域汇流计算; 流域上各点的净雨,经过坡面汇入河网,再由河网流达出口断面,总称汇流。
从坡面和土壤表层汇入河网的,称为坡面汇流,其历时较短,一般只有几十分钟至几小时;
经由地下途径注入河网的,称为地下汇流,历时可长达几天或几十天。;;地面径流;§1 等流时线法;一、等流时线法;Δt;*; 出流断面在第i 时段出流量是由第一块面积f1上的本时段净雨,第二块面积f2上一时段净雨……等所合成的:
式中,ri-第i 时段地面净雨强度。;Δt;流域汇流计算;时序(△t=3h);;时序(△t=3h); 等流时线法将流域内降雨的空间分布和流域形态同流域出口断面流量组成联系起来,有利于对降雨空间分布不均的处理。;但在实际情况下,推求出的洪水过程线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 按照等流时线的假定,同一等流时线上水量同时到达出流断面,但由于各干、支流之间的干扰,漫滩影响,断面流速分布不均等原因,使这种假定不符合实际,而是高速质点先到,低速质点后到,又按假定,各等流时面积之间没有水流交换,只有先后次序之别,实际上是快速和慢速质质点互相混杂,严格的面积出流次序是没有的。这就是等流时线未考虑河槽的调蓄问题。因此,等流时线方法只宜用于小流域,因为河槽调蓄作用小。 ;二、单位线法;单位线:单位时段内、分布均匀的单位地面净雨,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
根据单位线定义有式中,q - 单位线纵高,m3/s; F - 流域面积,km2; Δt - 时段,h。 ;T (6h); 某河某站6h单位线(F =341km2);单位线使用时的两个假定:;; 根据单位线的定义,只要流域上净雨分布均匀,不论强度如何变化,均可用单位线推求地面径流过程线。;;; 推求单位线必须根据出流断面实测流量过程线来分析。由于地面径流与地下径流汇流特性不同,应分离后分别分析各自的单位线。; 流域上如恰有一个时段地表净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线,只要将地面径流过程线纵标值,除以净雨量的单位数就可得出单位线。; 分析法的原理是的递推求解。已知地面径流过程Q1,Q2,Q3…,时段净雨h1,h2,h3…,则:;; 分析法的缺点在于误差传,使分析的单位线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而呈锯齿形,必须加以修匀。修匀得到的单位线的径流量也应为10 mm。;T (6h); 三个时段以上的净雨可采用试算法。试算法是假定一条单位线。计算出流量过程,再与实测过程比较,如不相符,改正单位线后再试,直到两者相符。; 4、单位线的时段转换 实际采用的降雨时段如果与现有单位线的时段不同,就需将单位线的时段加以转换。; 假定时段单位净雨连续不断,则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线称为 S 曲线。用单位线连续推流即可求得S曲线。;流域汇流计算; S曲线就是单位线的累积曲线,可由单位线纵标值逐时段累加而得; S
(m3/s);不同时段单位线的S曲线满足:;;单位线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般雨强大,洪水大,汇流速度快,由此类洪水分析得出的时段单位线洪峰较高,峰现时间较早;反之,时段单位线的洪峰较低,峰现时间滞后。;暴雨中心位置不同的影响与处理方法; 分析表明,地下水的贮水结构可视为一个线性水库,即地下水库的蓄量W 与其出流量Qg 的关系为线性函数,下渗的净雨量为入流量,经地下水库出流量就是流域出口断面的地下径流出流量。 ;地下水库蓄泄方程与地下水库的水量平衡方程:?;写成有限差形式:;其中,hg—时段内地下净雨量,mm;
F—流域面积,km2 ;
Δt —时段长度,h
Kg —地下水库的蓄泄系数; 【例】某流域集水面积F=5290km2,由多次退水过程分析得Kg =228h。1985年4月该流域发生一场洪水,起涨流量50m3/s,计算时段Δt=6h。该次暴雨产生的地下净雨过程Rg如表。计算该次洪水地下径流的出流过程。 ;将 F=5290km2,Kg=228h,Δt=6h 代入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