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婆,反被诬陷索赔
蒋婆婆摔倒后,手里死死抓住一位9岁小朋友的手。小朋友家人表示,3个孩子当时是去搀扶老人,却被诬陷。蒋婆婆则称是小孩将自己撞倒。
如果是您的话,您是扶还是不扶?
为什么?;第七章 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柯尔伯格的理论;;;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习俗水平 (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
随着儿童道德的发展,逐渐不再根据直接的具体结果来看待道德,而是考虑到更多的社会性因素来作出道德问题的决定,包括他人的认可、家庭的忠诚、遵守法律和社会秩序。以满足社会期望、遵循社会准则和习俗为道德判断的依据。处于习俗水平的个体内化了社会规则或习俗。该水平的道德推理包括2个阶段:⑴好男孩-好女孩取向和⑵法律和秩序取向。;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后习俗水平 (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
能够依据自己选定并遵循的伦理原则和价值观进行道德判断,认为不违背多数人的意愿、不损害多数人的幸福、不违背普遍的道德原则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行为。处于后习俗水平的个人,已经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该水平由两个阶段组成:⑴社会契约取向与⑵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取向。;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对柯尔伯格理论的批评;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研究方法;与柯尔伯格理论相比,区别在于:
内容特点不同:在亲社会两难情境中并不强调法律、惩罚、权威和正规的责任。
;与柯尔伯格理论相比,区别在于:
理论基础不同:柯尔伯格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其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此,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不能用儿童认知结构的变化来说明。而艾森伯格没有预先假设儿童的亲社会道德判断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结构,也没有设想要根据这一结构来确定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阶段。她只是设想柯尔伯格的阶段理论可能没有概括出儿童道德判断的全貌。 ;对实验材料的评估方式不同:艾森伯格常用的亲社会道德思想范畴有以下几种;对实验材料的评估方式不同:艾森伯格常用的亲社会道德思想范畴有以下几种;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阶段对比 ;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阶段对比 ;3、柯尔伯格提出的第3阶段与艾森伯格亲社会道德判断的第3阶段一致,即儿童都是以外在的他们的“好人”和“坏人”的定型形象、他人的赞许等作为其判断的理由。
4、柯尔伯格的后3个阶段与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后2个阶段不同。
;5、柯尔伯格认为他所提出的儿童道德判断的3种水平6个阶段不受道德判断内容的影响,其理由是他在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时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形式与内容区分开了。
艾森伯格认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并没有完全概括出儿童整个道德判断的全貌,他的理论只揭示儿童对某些道德问题的判断的发展情况。;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权利和义务研究:
让被试描述一个与自己有关的、真实生活中经历的道德冲突,然后向被试提出一系列标准问题,包括问题的建构(问题是什么)、解决方法(怎么办)和评价(这样做对吗)。;权利和义务研究:
结果:75% 女性 关怀取向
25%女性 公正取向
79%男性 公正取向
7%男性 关怀和公正并重
36%女性 无任何公正取向
36%男性 无任何关怀取向
结论:在真实生活的道德两难故事中,个体考察问题主要用一个模型,这种模型与个体的性别有关,但并非局限于个体的性别。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理论内容;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理论内容;女性关怀道德的发展的3个水平和2个时期;女性关怀道德的发展的3个水平和2个时期;女性关怀道德的发展的3个水平和2个时期;第二节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第二节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亲社会行为的早期发展;一、亲社会行为的早期发展;一、亲社会行为的早期发展;一、亲社会行为的早期发展;一、亲社会行为的早期发展;二、利他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二、利他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二、利他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第三节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第三节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第三节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第三节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第三节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理论模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