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危机解决之道
[标签:标题]
2016
PAGE11 / NUMPAGES11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企业危机解决之道
摘要:在现代市场经济浪潮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危机。危机一旦爆发,倘若处理不当,很可能使辛苦建立和经营的企业遭受灭顶之灾。因此,认识危机、妥善处理危机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论文网 /2/view-7331389.htm
关键词:企业危机;危机管理
一、引言
危机,已成为现代企业一个无可回避的话题。美国《危机管理》一书的作者菲克普曾经对《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强的大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进行过一次专门调查。调查显示,80%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企业面对危机,就如同人们必然面对死亡一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其中有14%的人承认,曾经受到过严重危机的挑战。近年来,关于企业负面信息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如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国美电器黄光裕事件、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富士康跳楼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惠普电脑黑屏事件、农夫山泉 “砒霜门”事件、哈药总厂排污事件……这些企业危机的案例不胜枚举,却无一例外地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可以说,各个企业的处理方式与处理结果绝对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认识企业危机
所谓危机,国内外学者对它下过许多定义,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美国危机管理方面的权威,劳伦斯?巴顿在1993年对危机所下的定义:危机是一个会引起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因而可以这样说,凡是可能给企业的经营、声誉及信用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或活动都应被看作是企业危机。危机一旦爆发,常常会带来一系列恶果,如企业业绩下降、利润减少、声誉受到明显损害、员工忠诚度下降或流失、经销商退货、投资者丧失信心、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下降等等。企业危机也表现出突发性、破坏性、紧迫性、恐慌性、信息不充分性、舆论聚焦性等一系列特征。
企业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因外部宏观环境因素变化所导致的,也有因企业内部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企业外部危机一般也称为环境危机,它是由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所引发的危机,包括竞争者的发难、消费市场的变化以及国内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等等。特别是一些不可抗力,如在战争、洪水、地震、瘟疫等因素面前,企业会显得更加微不足道,例如禽流感、口蹄疫等瘟疫的爆发会给畜牧业带来致命的威胁。
然而,在企业面对的危机类型中,内部危机占绝大多数。企业内部危机是指由于企业战略方针的失误,或是因为企业经营不当而引发的危机。这些危机通常是企业可控的。常见的内部危机主要包括:战略危机、产品设计缺陷、安全生产、产品质量、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公共关系等方面。
为何企业危机已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究其原因,首先,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给组织的生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次,由于网络媒体的崛起和发达,使得区域性、局部性的危机事件迅速扩散开来,增加了企业处理危机的难度;再次,社会公众对企业管理、产品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与监督不断上涨,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普遍高涨,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法律手段向企业表达不满并争取个人福利。我国企业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由于市场经济发育时间较短,商业环境不成熟,企业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建设尚有不足,使得国内企业的经营能力不稳定,经营者危机意识较差,从而表现为产品和服务危机频发,困扰着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管理企业危机
在企业实践中,管理者已经逐渐明确了危机的基本种类和应该注意的事项,以避免危机和有效处理危机。危机管理已成为一门专门的管理科学,它是为了应对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事变,尽量使损害降至最低点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应对的措施,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危机管理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事前管理阶段。主要工作是防患于未然,做好危机的预防和预测。如果企业管理人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根据日常收集到的各方面信息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将有效地避免危机的发生。因此,危机预防是危机管理的首要环节。具体来讲,企业管理者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企业必须保持高度的危机感,时刻留意市场变化,加强内部管理,还应当向员工灌输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开展危机管理的基础和重点,许多企业已将危机意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从而使其在企业全范围、经营全过程中影响企业。例如,张瑞敏常说的一句话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其次,建立危机管理体制。危机管理体系需要制定危机管理的制度、流程和计划。通常,企业可以成立一个危机管理小组来应对突发的危机。小组成员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