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动及风险投资的角色
[标签:标题]
2016
PAGE17 / NUMPAGES17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动及风险投资的角色
摘要:本文以2009-2012年创业板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动情况及风险投资的角色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前后不仅盈利能力大幅下降,成长能力也大幅下滑;有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样本公司上市后业绩下降幅度大于无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样本公司;创业板上市公司风险投资持股时间偏短,风险投资机构与拟上市公司形成了某种程度的“业绩同盟”。
中国论文网 /2/view-7370032.htm
关键词:IPO;风险投资;业绩同盟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早在1994年,Jain和Kini就提出了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显著下降问题,并引发学界对业绩变动背后机理的研究。国内上市公司业绩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且逐渐体系化。影响业绩变动的因素有高管薪酬、董事会和监事会、国有股权与机构投资者、经济周期、多元化、盈余管理、股权集中度、上市后成本费用上升等。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商业模式、发展阶段等方面与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上述关于上市公司业绩影响因素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显著下降的问题,但无法揭示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动的特殊因素。目前,学界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为研究对象的权威研究成果较少,关于风险投资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余管理方面,且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差异较大。系统研究风险投资在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动中的角色问题,不仅有助于促进创业板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保护创业板投资者利益,更有助于促进中国创业创新市场的良性发展,支持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尽早实现。
二、文献综述
自1994年Jain和Kini发现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显著下降的现象之后,朱武祥和张帆通过对1994-1996年沪、深两市217家上市公??的研究,验证了中国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显著下降的问题;廖理和许艳研究了不同盈余管理手段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耿建新和蒋力以1999-2000沪、深两市首发上市的216家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后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等绝对数指标均显著上升,而营业利润率却显著下降,其中主要原因是公司上市后成本、费用的大幅度上升。
关于风险投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研究方面,Jain和Kini发现,有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上市后的业绩表现要好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风险投资对公司治理起着积极作用; Brav和Gompers以权益加权回报率为衡量工具,得出与Jain和Kini同样的结论。 Tykvová和Walz提出不同的风险投资机构类型对公司的影响存在显著不同:有独立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公司上市两年后的业绩表现显著优于其他公司,同时他们的股票价格波动也会更小。Morsfield和Tan的研究认为有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上市当年异常应计盈余低于无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有风险投资监督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低;而Lee和Masulis则认为没有证据表明风险投资能够独自降低IPO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具有良好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和投行机构相互补充可以显著降低IPO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两者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陈良华等基于香港创业板市场的研究表明,与无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相比,在IPO前后有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收入增长要快,同时总资产收益率下降得也快,而销售净利率和流动比率对于有无风险投资没有影响;唐运舒和谈毅在控制了盈余管理等因素后发现风险投资对IPO后经营业绩有着正的积极影响,风险投资对持股公司业绩有正向积极作用,有助于降低持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增强持股公司的财务稳定性。但这是否适用于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尚有待实证检验。首先,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显著下降的现象不仅仅表现为盈利能力指标的下降,同时表现为成长能力的下降。其次,现有的以创业板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没有考虑到行业属性和经济周期对公司业绩变动的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分属于不同的行业,行业属性会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同时,经济周期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三、研究假设与设计
研究假设
与国外和香港资本市场不同,我国创业板上市实行审核制,对拟上市公司业绩有硬性要求,因而拟上市公司有明确的动机在上市前两年努力增加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满足上述政策情况下,业绩表现更加优秀的公司显然更容易得到发审委的青睐,以至于风险投资界曾流传出创业板拟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趋势最好是“耐克型”,至少应是“李宁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