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及“供给侧改革”的提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前经济形势及“供给侧改革”的提出

[标签:标题] 2016 PAGE11 / NUMPAGES11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当前经济形势及“供给侧改革”的提出 【摘要】 中国经济政策应综合使用包括“供给侧改革”在内的各种方略,让经济软着陆、软调整,进而保持适当、较快的增长速度,稳步进入高等收入国家。“供给侧改革”核心是强调要通过改革促进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再靠“刺激政策”提升总需求的套路来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经济政策 大国崛起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当下,在中国经济形势和面临的环境变化等大的判断方面,必须承认: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当前其实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还存在着重大分歧和争论。在有人鼓励危机激励,有人主张防范危机,有人主张需求刺激,有人主张供给驱动,各种意见竞相纷呈的当下,“供给侧改革”的鲜明提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用心良苦。毕竟,改革动力才真正是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所在,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的困难期,更是到了必须以改革打通供给侧、再度释放改革红利的时候了。但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今天的中国经济问题又是非常复杂的,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更是错综复杂,因此我们恐怕又不能寄期望于任何一个包治百病的方式。以笔者对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的把握,“供给侧改革”肯定是重要的,但中国经济的整体应对还需要标本兼治、长短兼顾、供需平衡、综合治理,方能最有实效地直面严峻的考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就大国崛起!   中国经济需克服“三座大山”,应对“三大风险”   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我想用若干个“三”来概括,或可让当前议论纷纷、模糊不清的一些东西变得清楚。   首先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已经消失或者消退:一是人口红利,因为劳动力进入高峰,中国经济增长50%以上的人口红利因素变成了人口负债;二是出口红利,因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日本的长期萎靡,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再也不可能容纳中国出口的狂飚突进,以每年30%、20%的出口增长拉动中国经济10%增长的出口红利时代一去不复返;三是楼市红利,因供求关系发生历史性逆转,中国楼市已告别黄金增长,走向相对过剩,中国经济增长20%-30%的楼市红利因素也已历史性退潮。这三大动力消失后,中国经济新的可替代的强大的增长动力何在?这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经济很难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通道。   在寻找到替代性的增长动力之前,中国经济需要克服“三座大山”的困扰:一是产能过剩的大山,当前中国实体经济平均高达60%的严重的产能过剩,如果不能迅速缓解,中国经济不仅不能进入新一轮稳定增长通道,还随时可能爆发裁员和倒闭风潮;二是债务高企的大山,中国目前的居民负债、企业负债以及地方政府负债加在一起接近GDP的300%,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负债风险更是成了中央政府的心病,不得不在2014年出手整治;三是资产泡沫的大山,股市的泡沫今年“破了”,但有观点认为破得还不够,跌回2500点才算正常。而更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因涉及居民资产主体以及国有银行,没有破,如何软着陆是巨大挑战。   再次,中国经济还面临着空前严峻的“三大风险”。一是人口老龄化的风险,中国人口老龄化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带来巨大的风险;二是美元回流的风险,由于美元指数已进入上升,美元加息箭在弦上,美元正呈现回流美国的大势,如此就给中国经济带来资金外逃、投资不足、信心不稳、经济下行的非常现实的风险,若应对不利,中国有可能会成为本轮美元回流最受伤的国家;三是全要素生产率负增长的风险,全要素生产率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否,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次改革高潮时分别出现了两次增长的高峰,但在2010年以后却一落千丈,甚至进入了负增长,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危险信号,前苏联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国家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负增长引发的,我们该如何全力避免重蹈覆辙?   传统增长动力丧失,“三座大山”高耸、“三大风险”突袭,中国经济目前的复杂性是空前的。   中国经济尚有“三大支撑”和“三大亮点”   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也并非没有希望,没有突围的空间和道路。中国经济尚有着“三大支撑”:一是城市化支撑,中国的城市化率才刚刚53%,仅相当于日本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水平,城市化没有结束,工业化就没有结束,工业化和城市化没有结束,理论上经济快速增长的潜力就没有完全消失,中国目前所出现的产能过剩其实本质上是相对过剩,尚存在着挖掘内需、释放过剩压力的机会。二是外汇支撑,中国最高时曾有接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目前也还有超过3.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好比是抵挡金融袭击的弹药,有如此充足的弹药,中国爆发一场金融危机、经济危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