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曲线及悬挑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标签:标题]
2016
PAGE11 / NUMPAGES11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曲线及悬挑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的设计有别于常规混凝土结构,本文简要介绍了后张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探讨了结构整体分析和构件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转换梁;实际工程;结构设计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Transfer Beam
in a Practical Engineering
Chen Jin1
Abstract: The desig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transfer beam is different from normal concrete structur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post-tensioned prestressed transfer beam in a practical engineering is used to discuss the key issues in the whole structure analysis and design, and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 which is of relevant engineering significance to similar engineering projects.
Keywords: prestressed transfer beam; practical engineering; structural design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得工程师们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为实现特殊复杂的功能要求,需对结构进行非传统的力学分析与构件设计。
1.工程概况
该项目为浙江某高校行政楼,总建筑面积48208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整个平面接近半月形,南面展开体长168米,北面展开体长218米,结构高度51米。由于该楼的特殊位置以及立面、景观的需求,建筑设计要求在大楼西侧形成宽38米,进深20米,高16米的通道,如图1所示。门洞顶为六层楼面梁底,而该通道范围内建筑要求只布置两肢不超过0.9米宽,6.8米长的竖向承重构件,以承托其上七层6米x9米的普通柱网框架。由于竖向构件不连续,从而在六层结构楼层上局部形成一个纵向为三跨圆弧曲线梁,横向两侧均各悬挑6.9米的双向转换梁结构,如图2、图3所示。通过对该局部转换层的受力模式进行分析,对比不同方案的经济性和技术性,最终采用后张有粘结双向预应力转换梁混凝土结构。
图1、建筑门洞外立面
图2、六层结构平面布置
图3、七层结构平面布置
2.结构的设计特点
预应力弧形转换大梁是本项目的设计难点,国内科技查新表明,本工程为国内较早采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曲梁作为转换梁的项目,而同时在垂直方向两边各悬挑6.9米亦采用转换大梁确为国内罕见。
2.1设计特点:
2.1.1弧形转换大梁位置高,跨度大。
根据使用功能和建筑效果要求,在六层结构平面标高19.450处16~18×A~D轴范围竖向构件不连续,设置转换构件将上部框架柱传递的内力转换到16和18轴中部布置的钢筋混凝土柱,六层楼面以下16~18轴间仅保留图1中16和18轴中部的钢筋混凝土竖向构件。通过沿B轴、C轴布置弧型转换梁实现17×B轴和17×C轴框架柱的转换。沿B轴、C轴布置的弧型转换梁跨度分别达到18.84米和17.82米。
2.1.2转换梁受力大,施工要求高,技术难度大。
转换构件需要承担六层楼面荷载及六层以上楼层通过16~18×A和D轴、17×B和C轴框架柱传递的内力。由于柱网尺寸大、上部楼层多,柱轴力设计值大。为有效控制转换构件的变形,转换梁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技术。预应力索布置的数量多,为减少预应力张拉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并方便施工,预应力筋分批张拉。
2.1.3部分转换构件为悬挑梁,悬挑端作用力大。
悬挑转换梁悬挑长度达6.9米,悬挑端承受的集中力为上部结构框架柱的轴力,在悬挑梁根部产生的弯矩大。应采取措施严格控制悬挑端的变形和悬挑构件根部的裂缝,确保构件安全、正常使用。
2.1.4转换构件受力复杂,构造要求高。
17轴处悬挑梁先传力至沿B轴、C轴布置的弧型转换梁,再通过弧型转换梁传力至六层楼面下在16和18轴中部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