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胆系超声诊断资料
胆道系统的超声诊断;? 胆道的超声解剖
? 胆囊疾病
? 胆管疾病; 解剖概要;右肝管; 胆囊:
可分为底、体和颈三部。
底部突出在肝脏下缘,位置多变。
体部呈漏斗状,紧贴在肝脏的胆囊窝内。
颈部在胆囊窝的最深处,常呈s状弯曲,与胆囊管相接处有一囊状凸出,称为哈德门氏袋,通常胆囊结石多藏在于此。;胆囊与周围肠管的关系;解剖概要;左、右肝管
内径约0.2cm,走行于门静脉左、右支腹侧
肝总管
走行于门静脉右前方,肝固有动脉右方,长约3~4cm
胆总管
长约4~8cm,内径约0.3-0.6mm,管壁厚约0.2-0.3mm,分四段。
十二指肠上段
十二指肠后段
胰腺段
十二指肠壁内段
;肝外胆道的组成;超声检查方法;探头的选择;仰卧、
左侧卧位、
右侧卧位、
胸膝卧位、
坐位或站立位。
;连续追踪法
探头加压法
体位法
饮水法
脂餐法;;正常胆系声像图 ;肝内胆管
左、右肝管内径约2mm,位于门静脉左右支腹侧,正常二级以上肝胆管难以显示。
肝外胆管
声像图中分上、下两段。上段易于显示,伴行门脉主干走行,直径伴行门脉的1/3,纵断面二者构成双管结构。
测量:成年人内径约4-7cm,老年人略大,小儿略小,12岁以下约2-3cm。;正常胆囊;胆囊与胆总管;胆总管与门脉;胆系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声像图表现
典型表现
胆囊腔内强回声团
后方伴声影
结石回声随体位移动
非典型表现
充填型结石
胆囊颈部结石
泥沙洋结石
胆囊壁内结石(胆固醇结晶)
易漏诊:颈部结石及底部结石;充填型结石
即正常胆囊液性暗区消失,胆囊内充满结石。呈WES征,即增厚囊壁的弱回声带包绕结石强回声,后方伴声影。
胆囊颈部结石
有胆汁衬托时,结石强回声易于显示。
结石嵌顿时,结石强回声不明显,仅表现胆囊肿大及局部声影。
;典型胆囊结石及胆囊颈部结石;;胆囊颈部结石;充填型胆囊结石;;泥沙洋结石
胆囊内泥沙洋和碎小结石呈粗大颗粒状强回声沉积于后壁,后方可伴声影。沉积层较薄时易漏诊,需变动体位,仔细观察沉积颗粒有无移动。
胆囊壁内结石(胆固醇结晶)
胆囊壁可毛糙,内壁见单、多发数毫米宽的强回声点,后方伴“彗星尾征”。;箭头所示为胆囊内泥沙样结石,其后方声影不明显;;胆囊胆固醇结晶;胆囊结石的鉴别诊断; 伪 像;急性胆囊炎;化脓性胆囊炎
胆囊肿大;
囊壁明显增厚;
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或形成胆囊周围脓肿。
坏疽性胆囊炎(少见)
胆囊极度肿大
发生坏死、穿孔时并发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声像图表现:
胆囊肿大,轮廓模糊。
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呈强回声带,可呈“双边影”征。
胆囊腔透声差。胆囊积脓时腔内充盈稀疏或密集的、细小或粗大的弱回声斑点,无声影,不随重力方向移动。
多伴有胆囊结石嵌顿于颈部。
发生穿孔时伴周围脓肿形成。
超声莫菲非氏征阳性。 ;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 胆囊穿孔;慢性胆囊炎;声像图表现:
第一阶段:声像图无特异性,超声定性诊断困难。
第二阶段
胆囊肿大,囊壁增厚3mm,毛糙;
囊腔透声性差,后壁可见中等、弱回声沉积物,随体位改变缓慢移动。高脂餐后,胆囊收缩功能差。
第三阶段
增殖型:胆囊壁明显增厚,可达10-15mm。
萎缩型:胆囊内径15mm,壁明显增厚,充满结石时呈“WES征”。;;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腺肌增生症
病理改变(书p382)
声像图表现
胆囊壁增厚,分三型(局限型、节段型、弥漫型),向腔内隆起。
增厚的囊壁内有小圆形液性囊腔。
常合并胆囊壁内小结石,伴“彗星尾”征。
胆囊收缩功能亢进。
CDFI一般无彩色血流信号。;;;;慢性胆囊炎与胆囊腺肌增生症的鉴别诊断;胆囊癌;声像图表现
声像图可分为五型:
小结节型
蕈伞型
厚壁型
混合型
实体型;小结节型
为胆囊癌较早期表现。病灶较小,约1-2.5cm。
典型图像呈乳头状中等回声,团块自胆囊突向腔内,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本型好发于胆囊颈部,合并较多结石时易漏诊。
蕈伞型
肿块似蕈伞状自囊壁突入囊腔,边缘不整齐,基底宽,呈弱回声或等回声,可单发或多发。单发病灶以较宽的乳头状为基本图像。
;;;;; 蕈伞型 ;;厚壁型
胆囊壁不均匀性增厚,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分布,后者以颈部、体部增厚显著,内壁线多不规则,早期弥漫浸润时需与慢性胆囊炎所致胆囊壁增厚鉴别。
混合型
即胆囊壁增厚伴有结节状或蕈伞状肿块突入腔内。此型较多见,声像图较典型。
;厚壁型;;;;实体型
胆囊肿大,正常胆囊及液性腔消失,呈低回声不均质实性肿块。癌肿浸润肝可使肝脏与胆囊之间正常强回声带破坏、中断或消失;侵及周围组织或肠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