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化学
第9章酸碱平衡;§9-1 酸碱质子理论;阿仑尼乌斯的酸碱电离理论;电离理论的局限性;1. 酸碱质子理论的定义;2. 质子酸碱的共轭关系;共轭酸碱:;3.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的实质:两对共轭酸碱对交换质子;例:;酸碱质子理论的优点:;§9-2 水的离子积和pH;2、水溶液的酸度;例1.0.1mol · L?1 HCl溶液中, [H+] = 0.1mol · L?1 pH = ?lg(0.1mol · L?1 /1mol · L?1 ) = 1.0 pOH = 14.0 ? 1.0 = 13.0;例3 试计算pH=1和pH=2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pH值;pH值是用来表示水溶液酸碱性的一种标度;酸度计;§9-3 酸碱盐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二、弱电解质;1. 电离度(?);2. 电离常数(K);质子酸碱理论 ;酸、碱常数的意义:;与K值有关的因素;比较K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在水中:
HCl+H2O→H3O++Cl-
HNO3+H2O→H3O++NO3-
没有酸分子存在,水不能区分它们的酸性强弱。
溶剂(如水)将酸的强度拉平的效应简称拉平效应,该溶剂称为拉平溶剂。
以HAc为溶剂时
HClO4H2SO4HIHBrHClHNO3;§9-4 水溶液化学平衡的计算;例:计算下列各浓度的HAc溶液的[H]+ 和电离度(1)0.1 mol/L (2) 1.0 ? 10-5 mol/L ;平衡浓度 c-x x x;例:已知NH4+的Ka=5.65×10-10,计算0.10mol/L NH4Cl溶液的pH值;例:已知氨水的Kb=1.76×10-5,计算0.10mol/L NH4Cl溶液的pH值;二、一元弱碱;当cb /Kb 500, cb - [OH-] ? cb ;例:计算0.1mol/L氨水的pH值(Kb=1.8×10-5);例:计算0.1 mol/L KCN溶液的pH值 (CN-的Kb= 2.0×10-5);三、同离子效应;例:计算0.10 mol/L HCl和0.1 mol/L HAc 的混合溶液的pH和醋酸的电离度。 Ka=1.76×10-5;四、多元弱酸;例:计算0.1 mol dm-3的H2S水溶液(饱和水溶液)的[H+] 、[HS-]、[S2-]及pOH。;解:只考虑第一步电离;利用多重平衡规则,可求得溶液中[H+]和[S2-]的关系;例:在0.3 mol dm-3的盐酸溶液中通入H2S水溶液至饱和,求溶液中的[H+],[HS-]和[S2-].;结 论;五、多元碱;例:试计算0.1 mol·dm-3 Na2S溶液 的pH值和S2- 的电离度.(H2S:Ka1=5.7×10-8, Ka2=1.2×10-15);六、酸碱两性物质的电离;弱酸弱碱盐的溶液的酸碱性有下列三种情况:;§9-5 缓冲溶液;一、缓冲溶液和缓冲作用;二、缓冲溶液的组成;三、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若用弱碱和弱碱盐组成缓冲溶液;例1:计算含有0.1 mol/LHAc和0.1 mol/L NaAc混合溶液的pH值(Ka=1.75×10-5);例2:取例1中溶液90 mL加10mL 0.01 mol/L HCl,求该溶液的pH值;例3:取例1中溶液90 mL加10mL 0.01 mol/L NaOH,求该溶液的pH值;影响缓冲溶液pH值的因素;四、缓冲溶液的配制;2.选择适当的缓冲对,使配制溶液的pH值在所选择的缓冲对的缓冲范围内。这个范围大约在pKa±1之内。;例:欲配制1.0升pH=5.00,[HAc]为0.2 mol/L 的缓冲溶液,需要NaAc·3H2O晶体多少克?需要2.0 mol/L HAc溶液多少毫升?(加入固体所引起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pKa= 4.76;解:∵pH=5.00
c共轭酸=[HAc]=0.2 mol/L
pH=pKa-lg c共轭酸/c共轭碱
=4.76-lg0.2/[Ac-]
[Ac-]=0.35 mol/L
W=0.35 mol/L×1.0L×136.1g/mol
=48g
需要2.0 mol/L HAc的体积:
0.2×1000/2.0=100 mL;§9-6 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二、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及代码.pdf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doc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培训考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操作手册.pdf VIP
- DB32T 4611-2023 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pdf VIP
- 8.煮面条(课件) 教学课件.ppt VIP
- 《新媒体技术:基础 案例 应用》课件 项目5 使用自媒体工具.pptx VIP
- 2025年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26张PPT).pptx VIP
- 项贤明主编马工程教材《教育学原理》第九章教师与学生.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