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原理
王卫华
E-mail: wwh200340226@;
第一讲 从教育到教育学
;(一)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
2.教育学
Education Pedagogy;(二)教育学在西方的产生与发展
1.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57)
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
创立了教育学理论体系
首创了人本主义的逻辑起点
自然适应性原则
;3.康德:演绎推理的方法
4.特拉普:实验心理学方法
;5.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
他建构了被后人竞相模仿的理论教育学体系
教育学的科学基础
赫尔巴特学派
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四段教学法、教师的主导作用);6.西方教育学的主要类型
(1)思辨哲学的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纳托普《社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哲学与教育学》
主要观点:教育学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门学问;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教育。
;(2)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梅伊曼、拉伊
主要观点:研究方法与以往不同。
;(3)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狄尔泰、斯普朗格
主要观点:与自然科学相对。
;(三)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了解与引进西方教育科学(1901-1919)
日本:赫尔巴特学说
2.转向学习欧美(1919-1949)
美国:杜威
其他国家:《大教学论》、《教育漫话》、《教育论》、《爱弥儿》
国内学者:介绍、翻译、评述为主
;3.批判杜威,学习苏联(1949-1957)
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4.教育学中国社会主义化和政治化(1957-1966)
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5.毁灭性破坏(1966-1976)
6.在恢复重建中走向独立化(1977-至今);(四)教育学中的中外问题
1.反对非此即彼的思维
2.反对简单化思维
3.反对“脱离本土的思维”;
第二讲 当代教育转型与教育改革
;(一)教育的发展历程
1.非学校教育与学校教育
2.欧洲中等教育的双轨制
3.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二)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学校变革
1.全球化的特征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向外部世界开放
全球化所引发的教育矛盾
全球化与本土化,传统与反传统;2.信息化的特征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从“文字人”到“图像人”
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慕课,翻转课堂;(三)社会转型时期的学校转型性变革
1.当代社会转型的趋势
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固化
社会的多元与断裂;2.从近代型学校到现代型学校
近代型学校的特色:工业化
现代型学校的特色:全球化和信息化
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
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终身教育;
第三讲 当代儿童成长与教育改革
;(一)当代中国儿童的生存状态
1.当代中国时代变迁对儿童的影响
社会整体的角度
社会运行方式的角度
城市、农村的差异性
社会核心价值的变化
;2.社区、家庭对儿童的影响
城市、农村社区对儿童的影响
家庭对儿童的影响:过度关注;缺乏关注;(二)教育视野中学生观的更新
1.国外教育理论中的学生观
儿童就是小大人
文艺复兴对“儿童生而有罪”的批判
卢梭认为儿童生来就是好的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身上隐藏着一种生气勃勃的秘密
杜威认为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适应:经验的改组与改造;德国的文化教育学派
博尔诺夫:人天生是有缺陷的生物,人的
未完成性
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
苏联的教育理论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教学应走在学生发
展前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2.当代中国教育理论中的学生观
学生是人
主动性,潜在性,差异性
3.学校中须建立的学生观
认识学生成长的可能性与主动性
认识学生的具体性
认识学生成长的综合性
认识学生成长的复杂性;(三)以学生成长为导向的学校教育改革
总体要求
学生是具体的,学校教育要因材施教
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综合性
学校教育与学生成长之间要形成良性互动;2.具体要求
(1)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
身体发育相对平缓
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快速积累
有强烈的求知欲
活泼、天真,有交往的积极性
交往能力并不高
打基础,形成良好的习惯;(2)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
生理方面,青春期到来
叛逆期
想摆脱家长和老师的控制
学习是核心任务
视野扩大,有社区和国家意识;(3)高中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
生理方面,成熟已缓慢下来
逻辑思维能力快速发展
追求个人独立性
开始形成一生的价值观
学习压力大,为缓解压力,有强烈地情感抚慰需要;
第四讲 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重建;(一)教育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
1.教育价值取向
教育价值取向是指学校教育工作者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工会工作者招聘考试(工会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最新工会考试知识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2025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综合知识专业能力测试题库.doc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学术交流英语(哈工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2025年陕西工会工作者招聘考试(工会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冬季管道排水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 VIP
- 2025年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综合素质与工会知识题库.docx VIP
- 清洁能源-氢能-课件.ppt VIP
- 2025年工会工作者法律法规与基础知识题库.docx VIP
- 爱默生质量流量计简明使用手册(一).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