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為學一首示子姪一、聰穎過人,謹守庭訓彭端淑自小聰穎過人.docVIP

第六課為學一首示子姪一、聰穎過人,謹守庭訓彭端淑自小聰穎過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課為學一首示子姪一、聰穎過人,謹守庭訓彭端淑自小聰穎過人

國中國文(三) 第六課 為學一首示子姪 70   年輕人求學易犯的毛病,就是不能持之以恆,專心致志。天資聰穎的往往恃才傲物,不肯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天資駑鈍的常常自暴自棄,不能立志向學,努力不懈。本文針對這樣的現象,提出「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勉勵子姪們不論資質如何,都應力學不倦,以求自立。這對年輕學子應有深刻的啟發。   本篇也是很好的論說文範文。透過文章分析,可以教導學生怎樣取材,如何布局,以及了解運用對比及舉例來論證的寫作手法。 1.本文據道光十九年(西元一八三九年)江西瑞州府 鳳儀書院刊刻李祖陶評點國朝文錄白鶴堂文錄。此書為今可見彭氏文集除白鶴堂文稿外最早版本。 2.為學一首示子姪原文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後還有「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句。因國中生不易理解,且沒有這句不僅不影響文意,反而更簡潔流暢,所以歷來教科書大都刪去。 3.「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歷來出版的國中國文教科書,此句大多作「其昏與庸無以異也」,應是承前文「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而誤。今據國朝文錄白鶴堂文錄本改。 4.「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之。」 71 此句「貧者至之」的「之」,歷來教科書多做「焉」。今據國朝文錄白鶴堂文錄本改。 5.「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二句歷來教科書多無句末之「者」字,今據國朝文錄白鶴堂文錄增。 6.「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立者也。」國朝文錄白鶴堂文錄「自立者也」的「立」作「力」,應是承前文「力學不倦」而誤「立」為「力」。此句既與「自敗者也」對比,當是「自立者也」,而非「自力者也」。 1.本文為文言文,又是論說文,談的又是做學問,對學生來說,不僅比較困難,而且可能引不起興趣,所以教學時不妨舉「好學有成」的故事引起動機。(請見插頁74-2、74-3) 2.本文中有許多詞語用法與白話不同,如:不「逮」人、蜀之「鄙」、貧者「語」於富者、「買」舟、西蜀之「去」南海等,這些詞語要講解清楚。 3.本文的「之」字有不同用法,可利用???列方式,方便學生比較。 4.本文出現疑問句賓語提前的句法,宜多舉例句,讓學生明白。 5.課文講解後,請同學分別扮演富僧、貧僧及旁白一人,作短劇演出。並請學生說明故事的啟示。(可搭配本版紙面具教具) 國中國文(三) 第六課 為學一首示子姪 一、聰穎過人,謹守庭訓   彭端淑自小聰穎過人,志向遠大,深得大家喜愛。十歲,能寫作文章。十二歲,入縣學。三十五歲,與大弟同登進士榜,授吏部主事。數年後,二弟也登進士。兄弟三人,同以科名、文名顯揚於世,時有「丹稜三彭」的美譽。   彭端淑有此成就,與家庭的教育、訓示有直接關係。祖父是一個正直善良、不願出仕的人,對子孫管教甚嚴,其臨終時嘗訓示子孫:「惟忠惟孝,克勤克儉。」外祖父曾任縣令,後則棄官歸里,掌漹江書院,常教誨子孫「當體先志,崇實黜浮,又宜力學,勿自棄。」 二、一目十行,過目不忘   一日,彭端淑要到省城考舉人,朋友托他代購康熙字典,回程搭船時,他取出字典隨手翻閱,不但看得很快,而且看完一頁就撕下一頁,隨手拋入江中,不久就撕得剩下封皮,同船的人在一旁目瞪口呆,深深懷疑這年輕人是否有毛病。回家之後,朋友上門取書,彭端淑說:「字典在我的腦裡,你拿紙筆來,我替你寫出來。」大家以為他吹牛,沒想到點哪頁他立即就寫出,跟原書絲毫不差,大家才相信他是個過目成誦的奇才。 三、愛民盡責,清廉正直 71-1   愛民盡責,是彭端淑的一貫思想。他任廣東省 肇羅道觀察使期間,出巡各地,不講排場,禁止迎送,不受賄賂。與當時混濁腐朽的官場相對照,彭端淑如此清廉正直的風節,實為難得。這樣的人看起來有點「拙」,然而這正表現了他可貴的思想品德。時人張邦伸曾說他「善氣迎人,絕無官狀。遇鄉老高年,必盤旋敘舊,即接後進,亦平易如常。故知與不知,咸稱盛德。」可以說生動地描寫了彭端淑的待人處世。像他這樣清廉正直的官吏,既不恃才傲物、目中無人,也不 善於趨炎附勢,逢迎巴結,所以在黑暗的官場中很難施展自己的抱負。 四、「魚」口餘生,決心辭官   有一回,彭端淑接受總督命令,運米到廣西救災,在回程路上,夜晚獨自望海,不慎落水,經奮力營救,才起死回生。事後他無限感慨的說:「人在官場不得意的時候,總是怪罪別人排擠。但我這次落水,能怪誰擠了我呢?是自己不小心,並沒有人來擠我。如今很幸運地沒有葬身魚腹,這是上天厚待我,我應該滿足了,不應該再有什麼企求了。」當時就下定決心要辭官。回到任所後,過一年多,即遞出奏章,辭官回故鄉。 五、辭官教學,付出心力   彭端淑是詩人、文章家,同時也是教育家。他在辭官回到四川後,在成都任錦江書院院長長達十四年之久,成績卓著。彭端淑在錦江書院提倡以實學造士,為書院興旺發展付出了心力。他曾寫過一首懊惱詞,是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