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卷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诗歌的诵读与品味,体会古典诗歌之美。2、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3、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学习重点与难点】 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学习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学习方法】 诵读和讨论。
【学习过程】
一、知识呈现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读书壮游时期(712-745)(涉世不深):《望岳》
困守长安时期(746-755)(忧国忧民):《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漂泊西南时期(759-770)(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2、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二、基础知识积累
⑴ 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凋伤( ) 塞上( ) 一系( ) 暮砧( ) 渚清( ) 霜鬓( ) 潦倒( ) ⑵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江间波浪兼天涌( ) 白帝城高急暮砧( ) 寒衣处处催刀尺( ) 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潦倒新停浊酒杯(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二、鉴赏诗歌的意象的方法和答题规范
鉴赏角度:意象→意境→主旨(情感)
意象:渗透了创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意境:意象组合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氛围。
常用于形容意境的词语:辽阔高远﹑幽静宁谧、孤寂凄清,雄浑壮阔,沉郁忧愁等。
从“意象”角度进行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及格式:
步骤:意象——意境——主旨(情感)。
表达格式:诗歌通过…… 特点 的…...(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的意境 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个别字句可以增加)
三、鉴赏诗歌
《秋兴八首》(其一)
1、首联、颔联描写了哪些意象?渲染出了怎样的意境?颈联和尾联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2、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3、请用优美的语言翻译《秋兴八首》(其一)
《登高》
背景介绍
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逢战乱,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此时作者客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这此诗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民不聊生。杜甫的抑郁忧愤的心情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体现了杜甫诗歌 “沉郁顿挫”的风格
诵读指导
首联:首联要读的高亢激昂,次句要读的回环婉转;
颔联:“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然后“木”“江”作延长音;
颈联:“悲”“常”“病”“独”等要重读以示沉重;
尾联:宜慢读,并读出自怜自嘲的况味。
1、前两联描述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颈联,尾联是抒情,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达心中的愁苦的?
3、请用优美的语言翻译《登高》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