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章 粮油食品原料
第一节 粮油食品原料的籽粒结构与化学成分
第二节 粮油食品原料的种类及特性
教学重点:
大米、小麦、玉米和油料作物原料的生物学特性
一、粮油食品原料的籽粒结构
粮油籽粒:
指粮油作物的果实与种子
基本结构:
(1)皮层:果皮和种皮
(2)胚:受精卵发育而成,由胚芽、
胚根、胚轴、子叶组成
(3)胚乳:禾谷类粮粒的主要组成
部分,也是人类食用的
主要部分
子叶提供营养物质
胚芽——茎和叶
胚根——根
胚轴——连接茎和根的部分
二、粮油食品原料的分类方法
根据其植物学特征采用自然分类法进行分类
根据其化学成分与用途的不同进行分类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
表1-1 主要粮油作物的植物学分类
图1-1 粮油作物的国际分类图
我国的分类方法
禾本科:稻、小麦、玉米、大麦、燕麦、粟、黍、高梁等
双子叶:荞麦
豆类:属豆科,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等
薯类:甘薯、马铃薯、豆薯、木薯等
禾谷类
粮油
作物
油料:油菜、芝麻、大豆、花生、向日葵等
根据化学成分与用途进行的分类:
三、粮油食品原料的化学成分
三、粮油食品原料的化学成分
表1-2 粮油原料化学成分表 单位:%
1、碳水化合物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麦芽糖
淀粉
纤维素
氧化反应
(与银氨溶液或斐林试剂)
水解反应
植物干重3/4由糖类构成,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
食品中的糖类物质
淀粉的来源与分布
淀粉积蓄于植物的种子、茎、根等组织中,是人类食物的重要物质,也是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淀粉在禾谷类籽粒中含量特别多,占含糖总量的90%左右。
淀粉在粮食籽粒中分布不均匀: —禾谷类籽粒的淀粉主要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内; —豆类集中在种子的子叶中; —薯类则在块根和块茎里面
淀粉粒(Starch Granule)
圆形、卵形或椭圆形、多角形,2~150?m,环层、晶体结构
直链淀粉的空间结构
(1)直链淀粉(淀粉颗粒质 ):是由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链状化合物,能被淀粉酶水解为麦芽糖。在淀粉中的含量约为10~30%。能溶于热水而不成糊状。遇碘显蓝色。
(2)支链淀粉(淀粉皮质 ):葡萄糖分子之间除以α-1,4-糖苷键相连外,还有以α-1,6-糖苷键相连的。所以带有分支,约20个葡萄糖单位就有一个分支,只有外围的支链能被淀粉酶水解为麦芽糖。在冷水中不溶,与热水作用则膨胀而成糊状。遇碘呈紫或红紫色。
结构式
淀粉的物理性质
①淀粉是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的
粉末状物质;
②不溶于冷水;
③在热水中产生糊化作用(即食物
由生变熟的过程)
1、概念:淀粉粒不溶于冷水,若在冷水中不加以搅拌,淀粉粒因其比重大,而沉淀。但若把淀粉的悬浮液加热,到达一定温度时(一般在55℃以上),淀粉粒突然膨胀,因膨胀后的体积达到原来体积的数百倍之大,所以悬浮液就形成粘稠的糊状胶体溶液,这一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又称淀粉的糊化为“ α”化。
2、本质: 水进入微晶束,折散淀粉分子间的缔合状态,使淀粉分子失去原有的取向排列,而变为混乱状态,即淀粉粒中有序及无序态的分子间的氢键断开,分散在水中成为胶体溶液。
淀粉的糊化 Gelatinization
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逆吸水阶段 水进入淀粉粒的非晶部分;
第二阶段:不可逆吸水阶段 水进入淀粉粒的微晶束间隙,吸水膨胀;
第三阶段:最后解体阶段 淀粉粒膨胀,继续分离支解。
3、过程
糊化淀粉的老化 Retrogradation
1、淀粉的回生——已糊化的淀粉稀溶液,在低温下静置一定时间后,溶液变混蚀,溶解度降低,而沉淀析出。如果淀粉溶液浓度比较大,则沉淀物可以形成硬块而不再溶解,也不易被酶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凝沉作用,也叫淀粉的老化作用。这种淀粉叫“凝沉淀粉”或“老化淀粉”。
淀粉的凝沉作用,在固体状态下也会发生,如冷却的陈馒头、陈面包或陈米饭,放置一定时间后,便失去原来的柔软性,也是由于其中的淀粉发生了凝沉作用。
2、淀粉老化的本质
在温度逐渐降低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淀粉分子
运动减弱,分子链趋向于平行排列,相互靠拢,彼此以氢键结合形成大于胶体的质点而沉淀。因淀粉分子有很多羟基,分子间结合得特别牢固,以至不再溶于水中,也不易被淀粉酶水解。即糊化的淀粉相邻分子间的氢键部分恢复,自动排列成序,形成一定晶度化的微晶束。
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引领时尚潮流的可持续时尚品牌.pptx VIP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套).pdf VIP
- 版鲁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一种脱除1,3-丙二醇中微量醛基杂质的脱除方法.pdf VIP
- 国投证券-宁德时代-300750-全球锂电行业龙头全球化布局推动发展.pdf VIP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向明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婴幼儿动作发展与训练》教案 第8课 2~3岁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与训练.docx VIP
- MT-500系列说明书(济南华电)-20101216.pdf
-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开学第一课-初中开学第一课班会.ppt VIP
文档评论(0)